小小黑木耳成就脱贫大产业----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之产业扶贫篇

08.07.2019  10:03
天水日报讯(记者胡丽霞、何惠娟) 位于清水县山门镇的大集村和关山村,地处高寒阴湿的山区,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落后、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作为这两个村的帮扶单位,如何将坐落于群山深处的沉睡村庄唤醒,盘活农村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是甘肃省社科院领导和驻村干部们最关心的事。 经过半年多的前期调研和反复探讨,再到项目选址、投资效益分析、技术培训等,当一座座黑木耳大棚逐渐成型时,贫困村民们的希望已经开始萌芽,眼看黑木耳一天天长大,村民们的脸上也早已乐开了花…… 高度重视 克服困难开展帮扶 “省社会科学院和清水县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在清水县的王河镇、松树镇以及山门镇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6月28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福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6月按照清水县委县政府要求,将他们的帮扶村调整到了山门镇的大集村和关山村,根据中央和省上的要求,全院上下对精准扶贫工作非常重视,不仅抽调了精锐力量驻村,而且每年都会对村里的帮扶工作和实施项目做专题研究。尤其今年以来,随着帮扶力度的加大,帮扶队伍也在壮大,目前社科院驻两个村的帮扶队员共有6人,而且都是处级干部。 作为一个科研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资金力量并不雄厚,但他们在帮扶工作中却毫不吝啬,甚至是慷慨大方。去年底,社科院共筹集帮扶资金68.74万元,在大集村和关山村建设了两个种植基地,共有14座黑木耳大棚。 采访中,甘肃省社科院驻关山村第一书记任浩说,确定帮扶计划后他们上报单位,院领导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商讨,而且在资金、政策方面全力支持,有了坚强的后盾,他们便放手干了起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院对于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虽然在产业发展中资金、技术并不是我们的长项,但我们的帮扶干部依然克服了所有困难,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很好。”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富荣说,帮扶干部们自从驻进村子以后,水土不服、交通不便、住宿条件简陋,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地扑到扶贫一线,竭尽所能地为群众提供帮助。 “薛世强到村里一年半,共回了4次家,任浩孩子还小,但依然选择去基层,可以说帮扶干部们各有各的困难,但派他们去村里时,都是义不容辞,能够住得下、干得好。另外,我们院里专门成立了帮扶办,几乎每个月去村上2次,尤其是发展木耳产业以后,几乎每天都会交流讨论、远程查看木耳长势等。”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俊莲说,“一旦结成对子,就永远是亲戚,我们也非常渴望村民能尽早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因地制宜 木耳基地喜获丰收 一座座黑色的养菌棚,坐落于群山之间;一排排白色的菌棒,整齐地摆放在大棚内;一朵朵乌黑的木耳,正从菌棒里冒出脑袋……这是记者走进清水县关山村和大集村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时看到的景象。 “我们村就在林区的边缘,高寒阴湿的气候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林果业也发展不起来。加上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导致全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撂荒严重,村民的持续增收能力较弱。”甘肃省社科院驻大集村第一书记薛世强说,产业是脱贫的主要抓手,为了盘活乡村资源,他们考察了不少种养殖产业,最终决定种植木耳。 “前期调研后原本打算做养牛产业,但由于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便没能开展,后来还看了养鸡、养蜂等产业,最终决定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黑木耳产业。这里高寒阴湿的气候特别适宜种植黑木耳,由于气温低,所以木耳生长周期长、肉质好、营养高。”任浩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之所以会认准黑木耳产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两个村子里都曾有种植黑木耳的历史。“以前传统的种木耳方式,是在木头棒上种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产业一直没有做起来,近年来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以后,不让砍伐木头,村里种黑木耳的也就越来越少了。”采访中,大集村村支部书记张银福说。 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木耳基地的种植方式具有不少优势。“首先就是资源能有效利用,种木耳的菌棒是用木屑等原料做成的,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另外大棚内的湿度、温度、等都能够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还有就是大棚可以延长木耳的生长期,一个生长周期内就能产6茬,产量高、效益好。”关山村村支部书记雷得有说,因当地气温低,木耳长得慢,所以肉质肥厚,品质较好。 “大集村的木耳大棚,在解决村里贫困户就业的同时,也提高了未脱贫户的收益,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采访中,山门镇政府党委副书记王志魁说,关山村的8个木耳大棚中,除了1个晾晒棚外,其他7个大棚预计一年能产4000-5000斤黑木耳,按照每斤50元计算,预计年收益能达到20多万元,村里95户贫困户全部入股,等木耳大棚收益以后就能够分红,这为两个村年底实现顺利脱贫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产业引领  带动全村共同富裕

“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但并非长久之计。我们在扶贫点建立黑木耳种植项目,从技术力量的指导、生产机制的建立、到后续管护等方面,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发展产业的力量,这是开展产业脱贫的最关键点,也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脱贫致富的根本动力。”王俊莲说。 “现在木耳大棚的建设、菌棒和菌种的购买、木耳的销售问题都已解决,下一步,我们要让更多村民加入进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任浩说,目前的8座黑木耳大棚只是初期的试验,目前是销路不愁、产量不够,所以要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 采访中薛世强说,木耳基地的建成只是发展产业的第一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产业为村民带来自信、注入动力、指明出路,让更多的人动起来,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各类富民产业,鼓励大家通过勤劳脱贫致富。 “鉴于两个村历史上都有种植木耳的传统,所以我们院将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木耳大棚项目上来,目前看效果很好。项目选准了,不仅对群众有积极的鼓励效应,他们的精神面貌也会改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激励,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成效,得到了肯定。”王福生说。 记者了解到,在大集村有村民养猪养得风生水起,在关山村有村民通过养马也实现了脱贫致富,还有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更是让一些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曾经闭塞贫穷的村庄、思想保守的村民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黑木耳大棚的投产与增收,到后半年两个村子就都能够达到脱贫要求,加之还有一些村民通过养蜂、养马以及外出务工等各种致富途径,保证能完成两个村子的脱贫任务。”陈富荣说,等大集村和关山村脱贫以后,他们还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扶贫工作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