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期)甘肃省深入实施书法教育
近年来,我省在中小学积极探索实施书法教育,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在立德树人、文化传承和启智审美等方面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率先启动推行,书法课程研发走在全国前列
教育部先后于2011年和2013年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早在2004年,我省已开始研究起草《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写字课程纲要》和《关于规范和加强写字课程的意见》。2005年,省教育厅印发了《甘肃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意见》,将写字课程列为中小学地方课程,并从2008年秋季起,为1—6年级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写字教材。2010年1月,省教育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写字课程的意见》和《甘肃省写字课程纲要》,规定写字课程为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每周一课时。并要求在中考、高中会考语文学科考试评分标准中增加书写评价项目,中小学校要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将学生的书写情况单列评分。我省在多年的实践中,对写字课程体系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从课程理念到目标、从内容到要求、从实施到管理均作出明确的规定,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从省级层面印发课程纲要、将写字作为单门课程的省份之一。
二、尊重书写规律,书法教材开发彰显甘肃特色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与其他省份大多选用一些出版社的《写字》《书法》等教材不同,我省从实施之初就致力于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写字教材,呈现出的特点有:一是有规律、成系统。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比如由铅笔到钢笔再到毛笔,书写指导上由点画开始到字的结构再到篇的章法,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写字技法和知识系统。二是注重与语文教学的紧密配合。教材与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紧密配合,将课文的生字生词练习以写字训练的形式呈现出来,既保证了生字练习,也注重写字的训练。三是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统一”的理念。即在写字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教学,在实用性、工具性基础上融入了审美的趣味性。四是硬笔与软笔并重。整套教材,在一二年级铅笔字书写训练的基础上,三至九年级钢笔字与毛笔字训练并重,二者所占课时相当。五是突出本土特色。将甘肃地方书法特色文化知识编入教材,如碑帖西狭颂、书法遗迹天水二妙轩等,由浅入深分解安排在各年级,增进学生对人文历史和甘肃风韵的认知,有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三、因地因校制宜,书法教育寓教于学亮点纷呈
通过有力引导和推进,我省各地各校因地因校制宜,自主创新和拓展着书法教育的形式,如一些学校除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外,每天中午2:40至3:00组织全校学生参与“书法小练习”课;在学校最显著的位置设置用于展示师生习字成果的专栏或设立写字、书法作品展览室;在教室设“写字作品展示园地”,定期展出师生的写字作业、作品;专门设立学生书法美术教室和教师练笔室,供师生研习和交流;为学生建立书法成长记录袋,将学生习作装袋进行动态记录等。较之以前,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参与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次日渐增多,学生凡提笔必正坐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正日益渗入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四、加强师资建设,书法教育基础不断夯实
全省各地各校从实际出发,走校本培训的路子,以语文教师和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为主,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教师参加书法校本培训、举办教师书法临摹或创作等比赛,定期开展书法教师沙龙等活动,相互切磋技艺。部分学校结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加强教师“三笔字”训练,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由校内优秀书法老师或外聘书法专家的书法讲座。各地积极争创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县,通渭县教体局联合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举办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兰州市教育局组织对中小学书法教师实施系统培训,实现了教师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双促进、双提升”。
五、持续深入推进,努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我省将书法教育作为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研判准、准备早,制定了相关文件,确定了刚性要求,编写了《写字》教材。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浓厚氛围,促进了书法教育深入开展。省教育厅将继续坚持把书法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持续加大引导和宣传,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建设具有书法功底好、文化修养高、懂教育爱学生的教师队伍,不断推进实施书法教育,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