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兰州马拉松”的涟漪效应
第二届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实质性筹备阶段,本届赛事提高了比赛规格,在组织规模和竞赛奖励方面大幅度超越了上届比赛,成为了中国田径协会的金牌赛事,而且在市民中引起了更大的响应和期待,业余组的3万个报名名额在几个星期内就已基本报满,社会反响异常热烈。
袁占亭市长在2012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新闻发布会上致辞时说:“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历史悠久的丝路重镇,文化厚重的黄河之都,转型跨越的现代新城。”的确,我们这座“奇丽的自然与灿烂的人文汇集,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气息交融”的西部山水名城已经通过上一届的“兰马”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美丽、鲜活、厚重、包容、开放的独特魅力。但仅仅展示还远远不够,作为城市主人的兰州人还强烈期望能通过这种展示对这座城市的硬件建设和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通过举办这样具有强大关注度的体育赛事获得和增进城市竞争力。
所有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即通过体育设施建设、交通建设、人文景观建设等提高主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这些建设项目不仅改善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软、硬环境,提升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声誉和吸引力,同时也拉动了现代城市经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现代城市建设的知名度、树立了现代城市品牌,使现代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看看已经举办了十届的厦门国家马拉松和我们的邻居青海举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都是借助大型赛事进行城市营销成功的范例。
在体育赛事已经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的今天,重大国内外体育赛事无一是“眼球经济”,即由此产生的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带来了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体育赛事早已跳出简单的体育范畴,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愈演愈烈之时,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城市推广营销的载体。
大型赛事对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和知名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前提是保证大赛能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还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赛需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不然很容易遭遇“一家亏本,大家赚钱”的困境。一般而言,赛事的规模越大,其连带的拉动力就越强,对服务、交通、旅游等产业的带动性越大。但这期间由于比赛的主办方往往也得承担高额的场馆、奖金、差旅等费用,如果其收入相对有限,极易陷入亏本窘境,使一些大赛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大型体育赛事若想盈利,关键在于赛事的水平,高水平赛事的传播面广、盈利点多,票房、赞助、衍生品售卖和无形资产开发的收益也会相应增加,赞助商也会随之加大投入,并且通过高水平赛事的成功组织,对外来投资也具有吸引和增强信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兰马”在赛事组织的专业化、系统化,营销方案的策划实施方面还需要逐步完善。很可喜的是,配合第二届马拉松比赛的进行,兰州还将同步举办“一会、一节、六活动”,在赛事活动的多样性和参与度上都比上届丰富了许多。虽然这些活动还缺乏广泛的商业化元素,但“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兰马”的举办就如同在平静的池塘中投入一粒石子,泛起的涟漪却可以层层扩散,最终波及各个角落。倾力打造“兰马”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也必将会泛起层层涟漪,最终深刻影响和牵引兰州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