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敦煌,千年梦回(组图)

17.10.2015  17:19

十月十六日,甘肃敦煌阳关。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李幸璜 摄

10月15日,甘肃敦煌。“敦煌盛典”—-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李幸璜 摄

10月15日,甘肃敦煌墓高窟。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李幸璜 摄

10月15日,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李幸璜 摄

制图\张昕

  城市名片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罗辑)

  特派记者 罗孝平 李科洲 吕岩 马珂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丝路文化历时千载,成为联系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文化纽带,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领下,如何把丝路文化发扬光大,敦煌的答案让人惊叹——这里是“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也许从未来过,却一定很熟悉。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醉卧沙场君莫笑、西出阳关无故人……它鲜活在唐诗中,鲜活在华夏子孙的记忆里。

  难以想像它的壮怀激烈。卫青、霍去病在这里卷起大漠雄风;班超投笔从戎,这里见证了他的赫赫战功……

  难以想像它的坚韧与执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这里留下串串驼铃声;玄奘不停跋涉,越过这里的层层沙丘;2000多年中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接力,留下492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尊塑像……

  无法言说它的壮美。无边的戈壁荒漠、连绵的鸣沙山、兀立的风蚀陡壁……

  难以想像它的辉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人类的四大文明曾在这里交汇,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通商口岸和“国际大都会”……

  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人的一生都在朝圣的路上。今天的敦煌,春风喜度玉门关,“一带一路”战略带来发展的大机遇,在甘肃省打造文化品牌战略指引下,古老的敦煌选择了“朝圣敦煌”的定位,正在激活现代文化复兴的新梦想。

  佛教艺术圣地焕发青春

  莫高窟、阳关、玉门关……像一个神秘的宝库,你一打开,走进来,看过它,就不会忘记,不忍离开。

  如今,科技与文物深度结合,让古老焕发出别样的风采。10月15日,采访团一行走进了莫高窟景区,感受“智慧敦煌”激发的青春活力。

  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的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吸引着全世界的“信众”来此“朝圣”。

  千年的石窟文物正与现代数字技术激情碰撞。2014年8月1日,敦煌研究院历时4年,投资3亿多元打造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开馆。

  触手可及的浩瀚星空、身临其境的高保真复原洞窟、栩栩如生的超高像素输出壁画……在这个数字展示中心,游客可以通过3D技术去碰触莫高窟的历史和现状。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这不仅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把洞窟搬出来,更是对文物和文化的敬畏。

  “现在看8个洞窟大概需要75分钟,以前要120分钟,数字中心大大减少了游人在洞窟中逗留的时间,对洞窟的破坏大大减少。”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客服人员王丽的介绍佐证了“数字敦煌”的强大功效。

  1979年,敦煌全年游客量仅2000人次,到了2014年,敦煌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07万人次。“智慧敦煌 智慧旅游”势在必行。

  华丽的科技背后,是人们对文物、历史、文化的崇高敬畏。

  精神家园圣地唤醒乡愁

  诗人斗酒,豪杰纵马,英雄拔剑,这曾是朔风劲吹、烽火连天的边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时间在流逝,它却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生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他们在这里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

  “春风不度玉门关”,离敦煌市区90公里远的玉门关,如今只是一个小土包,然而它却顽强地植根于万千文人墨客的心头。时间在流逝,一代代人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凭吊这苍凉的关城,寄托他们的精神皈依,寻找他们连绵的乡愁。

  画家赵以雄16次携夫人考察丝绸之路,14次到阳关、玉门关驻足凭吊。他说:“阳关、玉门关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而对于海外华人华侨而言,阳关、玉门关就是他们的“麦加”。他们经常从千万里之外来此朝圣。“很多华人华侨多次前来‘朝拜’,有的甚至跪在这里痛哭流涕,让人动容!”敦煌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很多人只知莫高窟,不知阳关、玉门关,其实后者比前者早几百年。

  “敦煌是人类文化的高地、艺术的基因库、精神的殿堂。”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贺建生说,古往今来,在朝圣敦煌的路上,人们不绝于旅,这种深厚而充满敬畏的文化积淀呼唤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接近它、解读它。“所以,今天我们提出‘朝圣敦煌’的定位,就是要用时代去瞻仰古老,用心灵去碰触文明。”

  丝绸之路圣地重新出发

  似乎来过,又从未抵达。更博大精深、更耐人寻味、更有生命力的敦煌学,让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散发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学术“朝圣者”。

  人类的四大文明曾在这里交汇,发出灿烂的光芒。莫高窟藏经洞的门一经打开,就以浩瀚的文化艺术宝藏震惊世界。

  敦煌文献总数近7万号,吐鲁番文献总数约3万号,分藏于中、英、法、俄、德、日、美等国。其中,汉文写卷占绝大多数,还有不少吐蕃文、佉卢文、粟特文、突厥文、梵文、于阗文、龟兹——焉耆文、吐火罗文、回鹘文、希伯来文、叙利亚文等文字的文献,涉及多个国家多种久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

  “由一个伊朗或阿富汗学者来解读粟特文敦煌文献可能比别的国家的学者更准确些。”王旭东说,敦煌学研究需要持开放的态度、国际的视野来推动,需要充分调动全世界的学术资源和技术手段,来对敦煌学和对敦煌文物、石窟艺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保护,包括对敦煌文献的共享,敦煌学才有生命力。

  开放与融合、交流与对话是丝绸之路的主题。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在今年8月中旬举行的“2015敦煌论坛:敦煌与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王旭东“敦煌学没有国际化就没有出路”的观点得到与会德、俄、法、英、日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位敦煌学专家学者的赞同。

  这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敦煌学学术盛宴,为诞生于20世纪初的敦煌学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带来了新的生机。

  今年,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在莫高窟签署合作协议,法方拟向敦煌研究院赠送馆藏敦煌文献数字化副本,无偿提供给非商业化应用。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海外敦煌文献回归跨入新的阶段。

  而近年来,一批依托高保真复原、虚拟漫游、三维打印和立体投影等高科技元素的敦煌艺术精品与外界“接触”渐密。除在中国多个城市相继成规模、成系统地亮相外,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集中展出。这说明,中国的敦煌学研究也正以全新的方式,自信地走向世界。

  千年之前,这是一个重要的文明交汇地。千年之后,我们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我们朝圣敦煌,是在朝圣一个梦想,一个辉煌的梦想。来了,就不曾离开!

  (海南日报敦煌10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