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无极限 服务零距离---西固区柳泉乡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制纪实

08.12.2015  11:44

  “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以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等一系列科学论断,这是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新扩充和新完善,切中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要害,回应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柳泉乡位于西固区西南7.5公里处,东接临洮街街道、西邻东川镇,南与永靖县接壤、北临黄河,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全乡共有5个行政村,辖2082户、7668人,耕地面积3718亩。乡党委下辖7个党(总)支部,其中,党总支3个,党支部4个,党员445名。全乡农业生产以精细蔬菜、食用菌、水果种植为主,以牛、猪、鸡养殖为辅。第二产业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有乡镇、个体等各类企业30多家。第三产业以商贸、运输和餐饮为主。2015年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3912万元、二产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农民现金收入15607元。

  今年以来,柳泉乡以区委“4566”党建工作思路为指针,以“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结合全乡实际,明确提出了“135”(实现“五个一”的总体目标;突出乡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三个层面党建责任的落实;落实好区委确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五大任务)党建工作思路,通过不断创新党建内容和活动载体,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实现了党的建设与日常工作的有机互动和促进,使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特别把为民服务代理制作为党建品牌来抓,每个党员把“代民办事、为民解忧,帮民致富、让民满意”记在心里、抓在手上,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A

  突出重点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服务和管理,锻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一是突出制度。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氛围,特别是突出乡、村两级“关键少数”的学习、党员学习,以及村干部培训、集中学习、送学等10项学习制度。二是突出形式。采取集中学与个人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采取集中学、专题讲座学、外出参观学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党员“领学”、“送学”、“寄学”等形式,创新学习形式,借助农村党员远教平台,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激发自学积极性,使党员干部逐步形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三是突出重点。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重点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深化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解认识,不断增强“抓好‘牛鼻子’、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的主责主业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及信息网络等知识的学习。同时,东坪村依托党员教育、服务和管理,投入30万元,新建集党员农民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占地200㎡的科技知识文化馆,馆内收藏本村老、中、青、少书画优秀作品50余幅,各类书籍千余册,丰富了农村党员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切实发挥了村党支部服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B

  搭建平台扎实开展为民服务代理

  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抓手,以深化“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抓手,紧盯“特色”打造发力,着力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大力实施“143”工程,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提升村级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截至目前,全乡共完成为民代理服务事项1034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热问题600余件。

  一是“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服务工作基础。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的乡、村两级为民服务代理机构和服务网络。一是组建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各村党(总)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为民服务代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由乡牵头抓总、村统一实施的为民服务代理机构,形成村民小组代理点、村级代理室、乡代理中心三级联动运行模式。二是搭建平台。按照“七有”、“五有”标准,多方协调争取,投入资金70余万元,设立乡为民服务代理中心1个,新建村为民服务代理大厅3个、为民服务代理室2个、为民服务代办点9个,形成了上下联通、协力推进的工作局面,筑牢了“为民服务代理”的工作基础。同时,乡村正在建立三维数字便民服务系统平台,构建无纸化便民服务网络,推动行政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培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移动信息平台等媒介,对为民服务代理办理地点、办理程序、项目和联系电话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宣传,印制了《致全乡群众的一封信》5000余份,制作《柳泉乡为民服务便民手册》2000册,定制宣传展板50余幅,让为民服务代理工作家喻户晓。

  二是“四项制度”促规范,管理保障高效服务。为杜绝“接待群众冷漠寡言不热情、受理服务挑三拣四不真诚、代办业务推诿扯皮不主动”,着力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保障运行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一是实行公开公示制。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把受理事项的服务内容、办结时限、代办人员,特别是办理结果和群众评价意见及时公开,在开展服务的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实行限时办结制。无论乡村哪一级代理机构、哪一级代办员,只要收到申办事项,都必须及时受理、全程负责、限时办结。三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做到告知表格一次性给清、办理流程一次性说明、提交材料一次性说清。四是实行监督考核制。采取设立举报箱、意见箱、监督电话等方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评议;不定期将村代理室服务事项受理率、办结率,承诺事项兑现率和服务对象满意率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

  三是“三个转变”聚民心,畅通服务工作渠道。为了切实把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和困难诉求及时有效办理好,在具体工作中提出“三个零”的工作要求,力争实现工作作风的“三个转变”。从态度、效率、质量三方面入手,推行“三个零”工作承诺:一是严格村干部轮班制,实行首问负责、全程服务,对所受理事项“零推诿”;二是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对有条件办的随来随办,对手续不齐、无权审批、现场无法办的限期办结,做到服务事项“零积压”;三是接待群众注重说话礼貌、解答耐心、服务真诚,力争实现服务对象“零投诉”。在具体开展工作时,要求乡村干部闲暇时间入户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惠农政策,攀谈了解村民办事的需求和期盼,转变过去在大厅坐等群众上门的“找着办”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办”;对能一次性办理的事项诸如:出具村证明、事项咨询、纠纷化解等,转变过去的“明天办”为代办员“马上办”;对需要村民本人到乡、区办理的事项诸如:申请宅基地、办理分户等,转变过去的“自己办”为代办员帮助准备好相关证照材料后“领着办”。岸门村按照统一要求,结合村情实际,深化为民服务代理工作,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工作时间村委会敞开大门,群众可以随意进出,咨询、办事、喝水、上厕所,一方面让工作过程透明化,方便群众监督,促进工作。另一方面让来办事的群众成为村委会的义务宣传员,帮助村委会宣传日常工作,争取工作的主动。

  C

  五项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以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工作为总揽,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全乡实际的为民服务活动,受到群众广泛欢迎。一是开展党群结对帮扶活动。按照“组织安排、自愿组合”的原则,采取“一帮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协调就业岗位和政策法律咨询等帮扶活动,共结成党群帮扶对子38对,培育“双培双带”示范户26户,党员致富先锋户6户,党员志愿者67人,初步达到了“先带后、共致富”的目的。二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针对无职党员无力办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以工作需要、因事设岗为导向,设置了政策法规宣传、文明新风倡导、村容村貌管理等10个岗位,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为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提供平台,创造条件。目前,共有34名无职党员参与岗位认领,投身建设。三是开展“党员责任田”活动。党员干部为民办事,不再像以往一样坐等群众上门,而是主动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东坪村率先示范,通过划分6块“党员责任田”,探索实行了党员干部“三包”(包片、包户、包事),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从党员们有了这块“责任田”之后,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便成了他们的心头大事,也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温暖了群众的“心窝子”。四是开展“民情走访日”活动。坚持“三必去、四必问”的走访形式。每位包村领导干部每周都会有固定时间对群众信访问题多的地方、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有矛盾纠纷隐患的地方进行入户走访,就群众否有困难、邻里关系是否和睦、对当前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是否知晓、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有何建议和意见展开咨询、帮助。五是开展“一化一解”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评议等形式,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在找准症结,把好脉络的基础上,开展以“化难题办实事、解民忧促和谐”的一化一解活动,着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近几年,通过多方协调,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实施建设了硬化道路、衬砌水渠、亮化道路、改造人饮工程等一批民生工程。同时,为打造美丽乡村,投入50余万元,组建了清洁队、绿化队,全年清运垃圾400余吨,栽种各类树木3000余颗。这些惠民事项的建设实施,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群众从我们的工作中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