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服务管理 把准发展方向 加强督查考核

02.09.2014  03:39

    【本报讯】9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赴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抓落实、保增长”调研检查,深入东川物流中心、华尊立达国际建材家居博览城和汽配城、华夏人文始祖园等项目建设现场,实地了解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就体制机制、各园区产业定位及功能互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俞敬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淑菊,市政协副主席范文,市委秘书长高春远等参加调研。

    当日一早,虞海燕一行来到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固园区,实地考察东川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国际港务区一期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吨。走进项目建设现场,虞海燕详细了解了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建设发展情况,询问征地拆迁工作。虞海燕指出,在征地拆迁工作中,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群众安置工作一定要做好。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打造向西开放的物资集散中心,为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做贡献。

    随后,虞海燕来到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宁园区,考察了华尊立达兰州国际家居建设博览城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拟建设集展示展览、批发零售、商务办公、仓储等于一体的综合建材家居博览中心,项目建成后销售额达50亿元,可新增就业岗位约2万个。虞海燕在听取项目规划建设后指出,要高标准定位,建设规模大、品种全、档次高的现代化综合建材家居博览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华夏人文始祖园是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虞海燕来到项目建设一线,走进建设中的始祖文化展示馆、书画展示馆、演出广场等,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察看防汛防洪设施及采取的措施,并叮嘱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防汛防洪作为头等大事,重点研究解决好。

    当日下午,虞海燕主持召开了以“抓落实、保增长”为主题的座谈会,听取了经济区和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企业代表的情况介绍。

    虞海燕指出,兰州经济区先后经历了“区区合一”、增容扩区、“三区融合”发展等阶段,在区域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虞海燕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区要重点从三个方面突破,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做好服务和管理。经济区与各园区所在区政府要实现“区区合一”,每个园区都享有经济区的权限和政策,经济区管委会履行指导监督责任,尤其是要把好“规划布局关、项目审批关、产业选择关、投资强度管”这四个关口,园区所在区政府履行建设管理职责。经济区要利用好国家级开发区的平台,做好招商引资尤其是融资工作,着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吸引“高、精、尖”的大企业、好项目入驻园区。要派驻专人到各个园区,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和目标,主动上门服务,为各园区的发展做好服务。各园区要从繁杂的行政审批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建设上,加快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区要把准发展方向。经济区的主业是发展产业,特别是要发展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

    要严把产业准入关,对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不能批准建设。现有工业项目“出城入园”后,腾出的土地要“惜土如金”,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的项目应该是生产技艺较高、工艺流程先进的项目,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加强对各园区的考核。经济区要给每个园区制定任务和目标,具体到每个园区,每年入驻企业到达多少、投资达到多少等,都要有明确指标,进一步加强考核,调研各园区发展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有效的推进。

    虞海燕强调,经济开发区既要抓好新区产业园区的发展,也要按照要求,抓好原有园区的发展,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实现“双向发力”,同步发展。尤其要通过经济区的示范带动,让各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实现“区区合一、一区多园”的竞相发展格局。市直相关部门要有“钉钉子”的精神,对经济区在理顺体制机制、各园区产业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抓到底,好好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方案,着力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挖掘发展潜力,激活发展活力,切实推动经济区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