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才有核心竞争力 ——甘肃两家企业从合资到“单飞”实现突破的启示

28.08.2015  09:46

  兰石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兰州民海生物则是一家中小民企;前者属传统制造业,后者则是新兴产业。记者最近在两家企业调研时发现,这两家风格迥异的企业既有一段从合资到“单飞”的相同故事,更有一个共同感受:合资纵然能带来诸多好处,却带不来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才有核心竞争力。

资本合作易,技术合作难

  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和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各自行业内响当当的企业。建厂已62年的兰石是我国石油钻采和炼化装备的摇篮,石油钻机曾占据国内市场的90%以上,“哪里有油田和炼厂,哪里就有兰石。”而民海生产的新生牛血清,目前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约40%。

  两家企业都走过一段从合资到单飞的历程。2000年,西北民族学院(现称西北民族大学)与美国海克隆实验室公司合资成立兰州民海。2001年,兰石与全球石油钻机老大——美国国民油井公司合资组建兰州国民油井。合资10余年后,两家企业分别于2014年和2013年与外方“分手”。

  谈到合资带来什么,两家企业都认为,十几年的合资有得有失,一方面学到了外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工艺和市场营销思路,但另一方面却是技术合作始终无法实现。

  借助外方的图纸、工艺、管理,兰石的钻机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产品销往全球各地。兰州民海则借助外方的品牌、设备,实现“新生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我们至今仍在沿用美方的企业管理制度,团结、诚信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合资期间形成的。”兰州民海总经理马忠仁说,“但是核心技术无论如何是通过合资学不来的,外方有一套完整严密的保护核心技术的制度体系。”

  马忠仁还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他爱人曾到外方公司做访问学者,同外方科研人员共同做实验,但到了实验的关键环节,外方科研人员就用各种理由把她排除在外,单独完成。兰石集团总工程师陈建玉则以自身出国经历的故事说明,企业自主技术能力弱时,外方在不拍照不交流的前提下可以让你参观,当企业自主技术能力强时,外方则是高度提防概不接待。

温水煮青蛙,企业丧自强

  同我国许多合资企业一样,合资期间的兰石和民海,合资双方地位并不平等,一般是由外方严控产品、财务、销售等关键部门。久而久之,中方企业成了贴牌生产商,甚至变成一个照图加工的生产车间。

  曾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石油钻机、填补我国石化装备领域百余项空白的兰石,在合资的12年中,自有品牌逐渐被废置,研发力量不但没有增强,还流失了三分之一的研发人员和技术骨干。

  “合资期间,仅外方给我们的订单就‘吃’不完,而且利润可观,但企业也就此失去创新动力。尽管集团也在搞研发,但基本上是既有技术的集成,缺少重大原创性创新。”陈建玉说。

  兰石集团能源工程研究院院长高俊峰认为,合资是引进先进技术的一种方式,最多能做到与外方技术同步,很难超越,且引不来最核心的技术。

  更严重的是创新能力的丧失。“客观地说,外方具有技术优势,我们按照它的图纸和工艺能制造出世界质量一流的钻机。但时间一长就形成对外方的技术依赖,自己的创新能力被弱化。”高俊峰说。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兰石的石油采炼设备就销往海外。进入新世纪,虽然合资企业累计实现近100亿元的海外销售收入,却没多少人知道是兰石加工生产的,因为一直使用的是合资公司的牌子。

  生产什么、销往哪里,也由外方说了算。马忠仁说:“一些产品明明市场需求旺盛,但因与外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形成竞争,外方就不让合资企业生产,收入也没有投入到研发上。” 

自主掌命运,创新登高峰

  痛感于创新能力受到束缚,不甘接受被控制“宿命”的兰石、民海,均选择在合资期限未至时,主动提出与外方“分手”,重启自主创新之路。

  单飞后,两家企业都大手笔投入研发。2014年,此前几乎没有研发投入的民海拿出179万元搞研发,今年更是达到400万元。2015年,兰石集团在十大重点专项、五大示范工程,共131项科研项目上投入3亿元,力度前所未有,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

  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人才驱动。用好、吸引、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是近两年兰石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正实行一项力度空前的激励政策——研发团队最高能获得产品毛利润的8%,且上不封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两家企业正在摆脱跟随他人的思路,力图在原创上实现突破,例如兰石已向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全面进军,已在海洋石油钻采、核电、新能源、农机等领域全面布局。

  创新,尤其是原创,才能引领市场潮流。今年6月,民海研发的胎牛血清正式投产,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年产值估计3亿元以上;8月初,兰石集团300MN多缸式薄板成型液压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薄板成型装备迈入国际领先水平;1.2万米钻深的自升式平台钻井包预计明年完成试制,有望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为我们提供了巨大创新机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要根据国家战略进行自主创新,才能实现长远发展。”高俊峰说。(新华社兰州8月26日电 记者谭飞 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