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很有意,群众玩邻避,县委书记挺受气?
原标题:“项目被逼停”须反思商量够不够
田自力辞职看似“主动”,实则不无“被动”因素。一方面,预计投资近80亿元的火电项目受到省里大力支持,被看作“平江发展史上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当地群众反对该项目落户平江,为此发起了一次较大规模签名反对活动,还导致了一次群体性游行事件。作为县委书记的田自力,不能不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倍感焦灼。
一个重大项目在决策和推进过程中,遭遇反对声音,未必是坏事。出现争议,可以把相关矛盾和问题摆出来,为下一步决策和施政提供参考。以此来看,促使田自力成为“火电事件”责任担当者的“临门一脚”,在于以他为首的领导班子没有很好地凝聚共识,举措失当。比如,发生群体性游行事件后,当地随即宣布终止一切与火电项目相关的工作,此举明显是“单方行为”,并未向上级汇报,也未征求合作方意见。这不仅让该项目停摆,也让田自力本人陷入难以挣脱的困境。
实际上,类似重大项目遭遇民众激烈反对的事例,近些年并不罕见。一些地方发生的抵制PX事件,一些地方垃圾焚烧项目或核电站项目遭抵制等,都与此类似。有人以“邻避效应”来概括此类事件的成因,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应忽视的是,这些项目之遭遇民众反对,往往也和项目推进之前未能广泛听取民众意见,未能获得民意支持密切相关。以平江火电项目为例,虽然在上级部门看来,这是当地发展的重大机遇,但当地民众担忧的是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后果。
官方介绍称,该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污染可控”,可为什么在当地许多市民眼里,“火电厂就是个冒白烟的煤炉子”?二者的认识差距,其实就在于汲取民意与沟通民意等机制上出现了状况。有些地方民众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反对,并不见得就理性,但政府“要把好事办好”,就应转换工作思路,在项目推进前做好沟通工作。这要求,政府既要让民众深入了解项目本身,也要认真听取民众意见,同时要做好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宣讲工作,以消除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忧。
田自力辞职后,平江很快组成了“新班子”,火电厂项目再次被提上了议程。该项目能不能落地、该如何取得地方民众广泛支持,应从此前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认真反思。可以说,能否把民意纳入政府决策,仍将对项目实施继续发挥重要影响作用。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大力发展,各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是免不了的。关键是,政府决策特别是重大项目决策中,要把民众意见纳入其中,要真正落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精神。如果不建立相应的民意汲取机制,哪怕是一件为民谋利的好事,也可能因存在误解和不了解而举步维艰。
时至今日,人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渐提升,政府决策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单纯靠长官意志就能顺畅推行。在新形势下,政府决策要有广泛民意基础,才能凝聚最大共识,形成更大合力,才不会重蹈平江火电项目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