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18.09.2014  12:07

  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就无法获得自信的人生。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无法拧成一股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9月中旬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指出:“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贵在自觉,实在是说到了根本。

  在中国进入经济转轨期、社会转型期后,一些人出现种种犹疑心态。正如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所说:“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有的人用西方价值观这把榔头来观察“敲打”中国,认为现在中国的问题丛生,什么也不是、怎么都不对。有的人则很迷茫和悲观,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懂得怎么看、不知道怎么办。有的人则自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一切身外事与己无关。凡此种种,都是价值观不自信的表现。而自觉才能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剖析,没有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思考,就不可能觉悟,就必然去除不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心理残余,就必然在遭遇一些具体矛盾问题时上纲上线乃至滋生极端思维和情绪。

  在相当意义上说,只有清醒理性地认知当代中国,科学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人们才会有深沉的自信。如刘云山同志所说:“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要坚持不忘本来、固本培元,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独特创造和思想精髓,大力弘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更好用优秀历史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认知?怎样把握?显然不能孤立地看当代中国,而是至少有两个维度,一是中国的历史进程,二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上溯至1840年,这170多年来的上下求索、筚路蓝缕,90多年、60多年、30多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今日中国的万千气象;无论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今日中国都可谓沧海桑田。中国加速追赶现代化,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路。同时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路径的是,中国不是像他们那样通过武力建立殖民地、转移国内矛盾、输出战争等方式,而是自己消化现代化进程中所有的成长烦恼、承受困难风险中开辟前进道路的诸多阵痛。这都是不言而喻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