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西固空气质量排名四区之首
混凝土企业采取抑尘措施
西固区给人的印象:兰州的工业区,兰州石化、西固热电等重点污染源聚集在那里,天总是灰蒙蒙的,蓝天似乎与西固人无缘。然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西固区在四城区的空气质量排名中历史性地排名第一。除了污染指数的下降,给市民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蓝了,空气清新了。再现的蓝天,记载着西固人治理环境的一段攻坚克难的历程。合理洒水精细保洁
搭建在西固东路南侧人行道的帐篷房就是一个指挥中心,帐篷外,道路边整齐地停放着一辆辆正在待命的洒水车,帐篷内,简易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台显示器。“全区18辆洒水车、8辆吸尘车、8辆清运车全部安装了GPS,显示器上实时呈现车辆运行状态,红色标示为待命车辆,绿色车辆为运行作业车辆,每辆车都配备有手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西固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环卫局督查室相关负责人、洒水车司机,可随时根据道路情况,调配洒水车科学合理地作业。”西固区环卫局局长马天明说。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与其他三区湿漉漉甚至部分路段出现积水相比,西固区的主次干道基本保持干燥状态,而且容易积聚尘土的道路中间隔离带下和马路道牙与路面的结合处基本没有尘土,全部清扫得干干净净,车辆驶过没有尘土。
“根据西固特殊环境状况,西固区的洒水车全部采用上喷式洒水作业。”马天明说,“上喷式洒水是为了将距离地面30米左右的扬尘降至地面,扬尘降下后再通过吸尘车配合人工清扫将道路尘土清扫干净,以免车辆行进中带起尘土。”
“除了科学合理地洒水外,道路的整洁也离不开环卫工人辛勤的工作,为了将道路扬尘降至最低,西固区的环卫工人延长工作时间至晚上10点,配合吸尘车对路面进行全方位保洁,发现道路积尘立即进行清扫。”马天明说。
9个100%严管工地扬尘
“14日23点48分至0点50分PM10指数居高不下。”
“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命令。”督查组、各职能部门立即行动,深入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工业企业逐一排查,不放过每一个区域,又忙碌了一个通宵。当晚,市区联合督查组督查时发现一小区工地夜间施工,扬尘较大。尽管这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工地,但是由于扬尘大,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督查组立即协调区环卫局对小区内及门前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同时街道、执法局安排专人值守,督促工地一方面全方位做好抑尘,另一方面督促尽快完工。
据了解,目前西固区共有各类施工工地81个,记者随机走访了兰州轨道交通陈官营车辆基地、甘肃建投兰州石油化工文化街二期工程住宅楼等工地,每一处都在喷淋作业,每一个工地都做了覆盖……在市上提出建筑工地必须落实6个100%防尘措施的基础上,西固区对全区建筑工地又提出了3个100%的要求。“对全区18个重点工地全部安装摄像头,实施远程视屏监控,7个重点监控工地将安装高清高倍摄像头;建筑施工工地采取4员管理,即每个工地必须配备环保执法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网格员、施工工地管理员对工地扬尘进行管控;所有建筑工地外墙必须在2.5米至2.8米,外墙统一采用白底灰边,靠近主干道工地必须在外墙上加装红色琉璃瓦,外墙广告只能绘制公益性广告。”西固区执法局副局长陈禄邦说,“工地开工建设前,必须将按照要求将防尘抑尘措施落实到位,验收合格获批后,方能施工。”
增4个卡口严管超标超限车辆
作为城市的西出口,过境车辆、渣土车、农用三轮车管控力度,影响西固区空气质量的同时也决定着城区的空气质量。“在原有岸门卡口点、西沙大桥卡口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深沟桥、西固北站、一支路、钟家河四个卡口点对超标、超限车辆进行24小时卡口管控。”西固区交警大队大队长何军锋说。
在岸门卡口点记者看到,途经此地的大型货车必须全部停车接受检查,检查合格登记后方能驶入,而且每辆货车的加高板全部拆除了。在卡口点登记簿上,记者注意到8月20日0时57分,一辆大型货车因违反规定被实施劝返。
“加大对超标超限车辆的检查力度后,大货车渣土车的流量从每天的800至1000台降至目前的500台。”何军锋说。
此外,为了进一步管住超标、超限车辆,西固区交警大队、执法局、环卫局抽调人员组成综合执法队,采取不定时的方式对过境车辆进行路检,发现问题一律严肃查处。“以后进入西固城区的大型车辆必须在交警大队进行备案,所有必须车辆符合要求,严格做好各项防尘措施后,方可驶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何军锋说。
市区联动全力督查
“3+8模式是西固区的特色,为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上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和总指挥长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区政府与8个职能部门和13个乡镇街道签订《冬防目标责任书》。组建6个督查组与市上督查组一起对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行周调度、日巡查、夜抽查、零点行动等方式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各自职责。”西固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晓兰说。
除了相关部门的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外,这些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市区两级督查部门的配合和督促。“一天下来少说都要跑200多公里路。”“大小工地了如指掌。”一个工地一天最少要跑两三趟,每个督查人员手机里都安装有空气质量软件,随时查看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空气质量指数一出现状况,无论几点,无论在哪,立即上路,进行巡查,用披星戴月形容督查工作并不为过。
督查室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少人从未涉足过环保工作,但是通过不足一个月的巡查和学习,现在谈起PM2.5、氮氧化物、氨氮等等与环保有关的术语完全是一副内行的样子。
西北合成药厂院内拆迁工地的问题就是督查组发现的,这一工地不仅没有做好抑尘措施,而且没有办理任何拆迁手续,发现问题后督察组立即责令停工,并且进行跟踪巡查,以防施工单位偷偷复工。
■记者手记
全市五大重点污染企业西固区占了三个,燃煤消耗总量占全市的一半以上,特殊的地理环境极易出现静风逆温天气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由于先天不足,人们对西固区的治污工作并不看好。但是重重困难并没有吓退西固环保人。直面困难,对症下药,多措并举,科学治污,让老工业基地的天空越来越蓝。正如西固环保人口中常说的一句话,“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命令,空气污染指数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环保人的这份坚守和付出,蓝天将永驻西固。兰州晚报记者齐蓉晖杜志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