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最年轻院士李宁腐败案”这只麻雀
李宁身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本应该前途无量、光耀门楣,并承载起我国学术争取获得诺贝尔奖的重任,然而,体制弄人,最终却也落得身陷囹圄。
作者:王传涛
头顶“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中国动物克隆体系创始人”等光环,担任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经费约200亿元的重大科研专项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近日却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在新中国的科学史上,52岁的李宁很可能成为首个被取消院士称号的“两院”院士。(10月16日新华网)
“中国最年轻院士”李宁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捕一事,早在几天之前就已被中纪委网站披露曝光。而这也标志着我国反腐败斗争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学术与科研机构之中。而随着这位最年轻院士腐败案件细节的曝光,关于我国学术腐败何以如此猖獗的制度性反思也正在进行。而“中国最年轻院士腐败案”,无疑是一只需要解剖的麻雀。
2007年,李宁当选为院士。那时的他,仅仅45岁。在院士这个群体的年龄结构中,这应该算是传说中的“年少成名”。不仅如此,这位年轻院士的科研能力也可谓是能量惊人。李宁所在的生物学院获得科研项目达374个,获得国家及各类经费达6.8亿余元。而李宁及其公司署名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超过500篇。即便当下的院士评选制度有问题,即便他的个人品质现在已经经不起推敲,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李宁应当算是当下我国生物学领域的最杰出人才。正如中国农大一位同事所讲——他对科研进步的贡献卓著,成就斐然。他的被捕,笔者认为,是典型的“制度害了人才”。
纵观李宁学术腐败案,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下学术科研体制存在的弊病。一是,无人监管科研成果。科研立项,被教育部门严格把持,这或许不是错,但相关部门只负责立项不负责审核与监督就着实有点拿公共资源开玩笑的意思了。也就是说,对于相关部门而言,他们只负责解决“种什么”、“让谁种”的问题,而不负责“能否开花结果”、“能否丰收”的问题。虽然科研本就是个有投入未必有产出的问题,然而,也不应该完全没有监督监管。
二是,科研费用无人监管。项目负责人,大权在握,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正如李宁通过成立公司,然后在论文署名上署上该公司名以套现经费的事,就完全实现了将科研经费私人化的目的。而且,这些经费,从来没有人监督,更没有人会来主动审计。除了李宁案之外,一些科研经费就是拿一些火车票、会议发票来实现报销的案例,在学术圈早已屡见不鲜。
三是,科研人员,似乎也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院士所在的大学根本管不了,似乎还希望通过院士的大旗来壮大名声、赚取声誉、套取国家课题。正如中国农大相关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时所讲的“三个不知道”:不知道领导在哪里,不知道李宁个人任何情况,我们只提供研究场地,李宁级别太高,我们管不了。一些学界领袖,就是这样的无人监管状态,因此,教授也便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他手中的所有权力,也便极容易扩大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了。
在学术领域,不是我们认为这里有许多书呆子、学霸、书痴和精英,他们就能像圣人一样专心去搞研究。相反,在学界,还存在一个完全与官场相同的生存语境——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李宁身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本应该前途无量、光耀门楣,并承载起我国学术争取获得诺贝尔奖的重任,然而,体制弄人,最终却也落得身陷囹圄。这既是他个人的悲哀,又是这个体制和时代的悲哀。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_11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