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独的冰箱和有故事的远方

07.11.2014  12:48

不管是生锈的厨房,或美式乡村的华丽,都不妨碍我们以平常的姿态,诉说着一些旅途中的明暗。有趣的是,之间接待我的一家恰好是她的闺蜜,两位都不知道对方邀请了我,结果吃完这家又吃那家。

当沙发客,大部分是床,当然也有沙发,蜷缩成一团才能放下脚。他和她在租的房间里养了小狗,因为喜欢它热闹粘人的样子。我就住在窗帘布隔开的杂物间,这样不好意思的过了一晚。第二天,去她朋友家,在河北。我们打的又转车,折腾好久终于到达,就看见朋友带着两只欢快的大狗迎上来,扑腾扑腾。聊天才知道,他住在河北靠近北京的地方,却在中关村上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住房面积和喜好,也能兼顾工作,这才知道有这样的族群。大哥开着车,载着一车人和狗狗,带着全套烧烤架,在河边吃喝谈笑直到五点。后来想起那一天,我会记得如何捧着肚皮像个孕妇离开了河岸。

我以前不太理解这样的生活,但亲眼见过,触摸过这样的人生过后,开始相信最好的生活,就是你愿意对其中的苦也甘之如饴。旁人无法对此指手画脚,即使站在旁边张牙舞爪,终究只是别人生活里的幻梦一遭。何止别人的生活,我连自己都很难理解呢,这颗心为何可以这样自卑,又这样自恋?

失而又复的旅行中看清自己:这世上快乐的不止你一人,悲伤也是。

再后来的日子,去一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里住了三天。妈妈以前是著名公司的高层,本来家庭事业一番风顺,结果孩子小时候被检查出病症。她完全接受不了这一切,用嘲讽或拒绝来表达自己的无助与恐惧。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也非常坚硬的想硬生生把她掰成一个正常人,当然未果。当我到达她家的时候,发现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画,孩子已经很大个头。我们聊天,想起过去对生活的执拗,带着眼泪笑起来,觉得生活真是不易。她选择辞去工作当全职妈妈保护孩子,培养她画画以及弹琴的才华。带她去北京各种各样的展览,因为孩子会不经意的暴躁,也曾被场馆人员驱逐。

可在这过程中,遇见许多善意的,敏感的,天使一样的人,欣赏她孩子的画。后来开始办展览,和各种艺术家交流,他们反而羡慕孩子的纯粹,她的世界里真的没有其它。妈妈说,以前想要把孩子拉到自己的世界里,结果现在因为她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可能。

还有许多可爱的人,有小伙伴出差做项目大半年都住酒店,特爱王菲又自嘲玻璃心。我们就玻璃心这件事交换了广泛意见,得出结论是,玻璃心就别吐槽他人了。沙发客的过程中,主人也变成了旅行的人,足不出户的听一些远方的故事。我也尽己所能的动手创造价值,想一想,自己去上班,回来推开门就能闻到煲汤的香味,就着美味卸下一天的疲累,听吉他弹唱或夸张故事,笑或感动到哭。

我被很多人帮助过,也帮助过许多人,这样的心情变成这样的习惯:记忆中的某一年,忘记了所有的细节和瞬间,只记得有几天真的很甜。成就自己的甜,也能增添他人的甜,沙发客要学习的功课很多哟,尤其是对于立志长途旅行流浪的童鞋,可不能收集同情心,那样无法持久热烈。换位思考很有必要,如果你是主人,当然希望对方热情有趣又会说故事,最好还能唱歌,

如果还能做番茄排骨玉米浓汤,山椒酸汤肥牛煲,脆皮豆腐,以及盐煎鸡翅……

瞧,我就是这样一天之内安排好了一月的行程,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抱着一颗分享和热切的心,如果给他人添麻烦也就用双手来补足。不管是在流浪或是安于现状,都不会孤独寂寞的想要把黑色的夜撕开个口,来找自己的心。旅行也许是游荡,但更重要的是,在这漫漫长长的过程中,找回热爱。并不是为了讨好他人才学习这些的,只是为了讨好自己,让自己对着镜子,开怀的笑。

我们的心永远在流离失所,噩梦之后苏醒,进入一段甜蜜。离开熟悉的甜蜜,进入一段未知恐惧,流逝而来新的苏醒。两个故事,哪个是真已不重要,挂在半醒半梦边缘,生活于残酷平静之间。一人默,两人晴,三人明,漂然起,缓而停,再新航。在看似平静的暗涌连连里,过完短暂而奇幻的一生。

人生就是一场缓然的放手,最后一件陡然一松的行李,叫自己。

正所谓有些死现在不作,一辈子都不会作了。

——文章摘自《最孤独的冰箱和有故事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