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智能化停车场优化泊位的设置

09.02.2015  02:45

本报相关报道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甄燕红实习生路娜朱楚卿)市“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十分关注我市“停车难、收费乱”问题,本报就此话题进行了报道。市城管执法局对本报报道高度重视,即知即改,结合全市公共停车场管理工作现状和下步改进方向,将规范停车场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公共停车场硬件设施档次,拓展地下和立体停车场库数量,加强对公共停车场的巡查、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从源头上提升和优化服务水平。

    持续严查停车场乱象

    对于停车场的规范管理,市城管执法局从未停止检查整治。从2013年至今,市城管执法局将全市公共停车场从原有的180处、3777个泊位,增加拓展到现在的282处、11077个泊位。同时,近期已联合市公安、交通、价格、财政等单位,对全市的公共停车场持续进行专项整治。共检查整治停车场267处,查处了25处私设停车场,93起占用公共资源乱停乱放现象,对94处使用票据不符合规定、不按标准收费、指示牌缺失、不佩戴工作证、不穿工作服的违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对所有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要求全部现场即知即改并重点跟踪落实,以防反弹。

    市城管执法局将不断规范公共停车场整治考核管理工作。首先,对新闻媒体曝光、群众投诉公共停车场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到全部受理和查处;其次,进一步强化和相关单位的配合与协作,不定期开展公共停车场专项整治,重点对私设黑停车场、占用公共资源乱停乱放、停车场内占压盲道、停车场存在使用票据不符合规定、不按标准收费、指示牌和公示牌缺失、不佩戴工作证、不穿收费制服等违规现象和行为的严查重罚;同时,建立健全《兰州市公共停车场经营服务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优化和细化管理考核、考评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和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另外,提升公共停车场收费人员服务质量,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批次开展对公共停车场收费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收费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建设智能停车平台

    借鉴以前拍卖的32处公共停车场的成功经验,市城管执法局计划探索更为合理的公共停车场市场化运作模式,尝试将符合出让条件的部分公共停车场资源进行整合“打包”,面向社会选择优质、诚信、服务过硬的专业管理单位进行公开、公平、公正有偿出让,逐步建立公共停车场公司化集中经营管理模式。

    市执法局综合处有关负责人说,为加快兰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近期市城管执法局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建设智能停车平台,在符合条件的公共停车场统一建立提供静态交通数据分析、地址导航、车位信息查询、错时停车、车位预定、电子支付等服务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

    同时,建立公共停车场信息导航,实现公共停车场信息的发布和查询,公共停车泊位的近距离导航和预定功能;建立一账归集系统,对停车刷卡缴费账目,全额归集到统一设定的财政专项账户。解决公共停车场收费“跑冒漏”的现象,逐步达到公共停车场信息统一发布、统一归集、统一分析,提高合理利用率。

    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

    按照《兰州市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市城管执法局将积极协调规划、建设、国土和招商等部门做好前期规划、选址等工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有实力、善管理的国内大型停车场管理公司注资,在主城区停车需求大的繁华地段,修建1-2个地下或地上立体停车场。

    市城管执法局将加强与市公安交警、物价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市主干道路内停车泊位一律取缔,优化减少一批支路、次干道路内停车泊位,对依法设立的公共停车场以外的私设黑停车场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对利用率不高,占压盲道、公共绿地和堵塞消防通道的公共停车场予以调整取缔;还将更换公共停车场的停车标识牌,将原有无夜间反光、尺寸规格小、安装数量少和识别不明显的公共停车场标示牌和收费告示牌,在近期全部予以更换,便于驾驶人员全天候快速识别停车泊位,了解合法收费信息。同时,协调四区政府落实对小街巷停车场的监管主体责任,尽快规范设置,加强日常管理,科学划定泊车位,解决小街巷机动车管理问题。

    市城管执法局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我市公共停车场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可拨打12319-6热线电话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