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电工程累计向民勤调水十亿立方米 有效改善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

19.12.2016  22:34
   本站讯   省景电管理局在保证灌区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的基础上,连续十多年向民勤调水。截至目前,景电工程已累计向民勤调水达10.89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发生、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景电工程是一项跨省区、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提灌工程,由一、二期和民调工程组成,设计总灌溉面积97.67万亩,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民勤调水工程1995年开工建设,2000年建成,2001年3月开始向民勤调水,恢复灌溉面积15.2万亩。近三年,景电工程全力推进信息化自动控制,并在腾格里沙漠流沙区修筑了长距离、大跨度的输水暗渠,已累计向民勤调水3.22亿立方米,今年向民勤调水再次突破1亿立方米大关,达到1.2亿立方米。

 

  不仅如此,景电工程灌区小气候也得到明显改善,百万亩灌区与十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有效地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据工程上水前后的气象资料对比,年平均降水量由185毫米增加到201.6毫米,相对湿度由46%增加到47%,平均风速由3.5米每秒降低到2.4米每秒,8级以上大风天数由29天减为16.7天,年蒸发量由3390毫米降低到2361毫米。

 

  除生态效益外,景电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亦十分可观。景电一、二期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生产生活条件。截至今年年底,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10万亩,累计提水124.62亿立方米,生产粮食88.47亿公斤,经济作物33.77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2.33亿元。景电灌区安置甘肃和内蒙古两省区移民40万人,新建10个乡镇、178所学校和123所医院,交通便利,百业兴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甘肃日报记者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