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泰盐碱地发展渔农业 变废为宝修复生态

01.09.2017  12:11

  中新网兰州8月31日电 (记者 刘玉桃)31日,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景泰现场观摩暨战略研讨会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景泰县委书记李作璧表示,利用盐碱水和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既实现了“变害为宝、变废为宝”的目的,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碱水鱼虾养殖的空白,也有助于修复生态环境。

  李作璧称,目前,景泰县抬田恢复耕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7000余亩,抬田种植的大麦、葡萄、甘蓝、芹菜、向日葵、甜高粱、西红柿长势良好,栽植的苗木成活率在85%以上,周边耕地地力逐步恢复,枸杞、红枣产量不断提高,荒芜的盐碱区重现生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图为草窝滩镇渔农综合示范点的虾棚。 刘玉桃 摄

  景泰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7万人,其中因土地盐碱化致贫1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29%。

  景泰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景电提灌工程灌溉着全县90%的水浇地。但因历史局限,工程有灌无排,浇灌区域处于狭长封闭盆地内,长期的大水漫灌,致使地下水排泄量远小于入渗补给量,每年盐碱回归水达4000万方,加之景泰干旱少雨,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6倍,土壤盐分大量积存地表,危害农作物生长。

  目前,全县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并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蔓延。其中,中重度盐碱地16.3万亩,弃耕撂荒地6.5万亩。草窝滩、五佛、上沙沃、芦阳、一条山等乡镇的土壤盐碱化尤为严重,特别是地势低洼区域每100厘米土体含盐量达到0.7%—2.0%之多,昔日的良田沃土变成了“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荒芜之地。

  近年来,景泰县将盐碱地治理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治理力度。自上世纪90年代盐碱化问题出现以来,景泰主要通过“挖渠疏水”的办法排碱,但因排碱渠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淤堵,排碱功能减弱,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此,景泰一方面继续疏通排碱涵洞,利用工程方式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另一方面,在实地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渔还田的“治本之策”,先后前往宁夏、河北、上海、山东、海南等地学习考察。

8月31日,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景泰现场观摩暨战略研讨会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 刘玉桃 摄

  2016年,景泰县决定在盐碱危害区利用盐碱回归水和撂荒弃耕地发展水产养殖,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工作思路,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李作璧表示,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水产养殖对景泰县而言,既是新的命题,更是新挑战。该县积极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研究所、黑龙江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对接洽谈,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聘请东海研究所专家“蹲点指导”、外派技术人员“学习取经”相结合的方式,化验水质、分析数据、研究习性,抓试验、抓试点、抓培训。

  2016年,景泰县在草窝滩镇、五佛乡进行了盐碱地治理水产养殖试验,投放的5万尾虾苗,成活率60%以上,产量达415斤;鲤鱼、鲫鱼、鲟鱼等品种,在盐碱水中生长正常并安全越冬。

  李作璧表示,试验证明,景泰县盐碱水不仅适宜鱼虾养殖,而且养殖的鱼虾品质好、味道鲜,同时,我们发现,在盐碱区开挖鱼塘后,周边耕地的土壤盐分也淋溶到鱼塘之中,再造新田耕作层的PH值由8.8下降至8.2,盐分由1.40%下降至0.60%,符合多种耐碱植物的生长。开挖100亩鱼塘,可抬田造地60亩,周边耕地也可恢复耕种,有效遏制盐碱扩大趋势,起到“挖一方池塘,改良一片耕地,修复一片生态”的作用。

  “到深秋,我的鱼虾就可以上市了,现在来看,还算很成功的,鱼虾长势很好,应该能卖个好价钱。”景泰县草窝滩镇渔农综合示范点负责人魏天邦说。

  2014年,魏天邦流转了1000亩盐碱地投资1300万元养殖鱼虾,其中挖池塘、建虾棚等政府补贴40多万。现在魏天邦发展100多亩鱼塘和2个虾棚。“还没到销售的季节,已经有很多客商慕名而来,相比南方的虾,我们的虾运输成本低,价格适中,味道鲜美,不愁销路。

  截至目前,景泰县已投放各类鱼苗、鱼种198万尾、南美白对虾2000万尾、河蟹1.5万尾。预计年底,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120万斤,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同时,通过开发渔家乐、观光垂钓、生态采摘,带动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