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泰明长城索桥堡段遭破坏引文物局高度重视
8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泰县明长城索桥堡段墙体被发现遭人为破坏,索桥堡遗址本体和环境分别遭到破坏,长城烽火台七座墩被铲挖等数起案件引起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派督察组赶赴景泰现场进行查处。8月26日记者从景泰县委宣传部获悉,该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后,省文物局、白银市和景泰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案件侦破和文物修复保护等相关工作。目前,已抓获4名涉案嫌疑人;县文广、水务、国土和芦阳镇共7名责任人被分别立案调查;长城沿线的保护标志碑和界桩已经开始树立;文物修复方案制定和案件侦破等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文物古迹遭到人为破坏
8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景泰县芦阳镇境内的索桥古渡遗址看到,原本人迹罕至、自然拙朴的遗址风貌由于人为的非法采砂和铲车开挖碾压,已然今非昔比。一条车辆碾压的土路横贯遗址东西,而从遗址半坡开挖出来宽达三米左右的砂石土路直达河岸。在临河沿岸,三四个大小不同的沙坑出现在那里,大量的沙砾被推进河岸,最长处达四五十米。文物部门已按要求在墙体两旁树立了醒目的界桩。
根据国家文物局专家和省市县三级政府及文物部门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7月,一伙非法淘沙采金人员在景泰县索桥堡附近黄河边作业,擅自对索桥堡内部分街道和古道进行拓宽,给索桥堡外侧至桥墩遗址一带地貌造成严重破坏。其中古道被破坏40米,街道破坏面积8平方米。为了让重型机械通过,不法分子不惜开挖道路,将索桥堡所在的台地挖去数米,导致临近依然矗立的石墙岌岌可危。索桥长城墙体被开挖出宽3米、高2.5米的豁口,豁口剖面上有重型机械留下的铲痕,豁口两边的墙体顶端各有一处坍塌,坍塌处两侧均有重型机械翻越的痕迹。
长城烽火台七座墩因人为铲挖遭到严重破坏。烽火台台体有一半被铲削,铲下的土堆放在一旁,其南侧一座小燧体被机械铲平,现场采集到瓷片6块。现场勘验初步认定此系盗掘古代遗址的犯罪行为。
国家文物局重点督办
据了解,该起案件是8月5日景泰县文物管理保护人员陪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对索桥堡进行考察时偶然发现的。接到报告后,省文物局立即启动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派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对破坏情况进行评估。8月14日,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报告了相关情况。8月18日,国家文物局督察组赶赴景泰县进行现场调查督导,并与省文物局、白银市政府、景泰县政府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对案件前期调查处理情况的汇报,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督办意见。
四名嫌疑人被抓七名责任人被调查
案件发现后,白银市和景泰县分别成立督察组和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事故调查组下设了文物破坏调查认定、文物损坏专案、宣传教育和保护机构建设、责任追究专项工作组。文物损坏专案工作组抽调了20名刑侦、治安、技术等部门人员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过缜密侦查,索桥堡、索桥1段墙体及2段墙体被毁3起案件得以成功侦破,目前已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七座墩被毁案件已确定侦查方向,掌握了相关信息,正在全力侦破。
另据介绍,目前,景泰县责任追究工作组已完成对该县文广、水务、国土和芦阳镇相关行政责任人的初步调查工作。根据案件侦破掌握的情况,重点对3个部门和1个乡镇共7名责任人分别进行立案调查,对其他责任人正在进一步调查。
此外,根据国家文物局和省市相关领导的批示精神,景泰县文物破坏调查认定工作组聘请文物专家对破坏现场进行调查,对破坏程度进行了评估。同时该县还研究决定,争取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境内长城界碑、界桩以及其他文物保护单位(点)保护标志碑的树立工作,做到文物保护单位(点)标识全覆盖,并对全县102个文物保护单位(点)进行全面普查,逐一健全普查档案、制定保护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落实巡查人员和信息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记者王万盈)
来源:兰州晚报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