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打赢攻坚战 ——景泰县瞄准三大贫困片区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17.06.2016  11:30

  “等到治碱排水工程修好了,就能把盐碱水排出去,再过两年,土地盐碱化程度缓解了,村民们就有地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盼头了!”说起治碱排水,草窝滩镇红跃村支部书记张明学满怀期望地说。

  草窝滩镇治碱排水工程是景泰县受盐碱危害最为严重地区草窝滩、上沙沃等乡镇治碱排水控制性工程。这项工程是双联单位省委办公厅引进实施的,项目总投资1669.74万元,完工后年排水量可达440万立方米,因地下水位升高而引起次生盐碱化的3.6万亩耕地可逐渐恢复耕种,使盐碱区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盐碱危害。

  景泰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山区、盐碱区、风沙区三大特困片地带。针对县情实际,全县紧盯三大贫困片区实际,结合“1+18”方案,提出打造“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实施意见,编制“十三五”扶贫专项规划,重点解决三大片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景泰县在干旱山区重点实施“旱变水”和易地搬迁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在正路镇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优势产业。谋划建设正路工业园水库调水工程,规划利用正路工业园水库水资源和工程沿线井泉水,发展高新节水滴灌面积10万亩,把适应农产品总量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结合起来,种植文冠果、玫瑰、高原蔬菜等适应正路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推进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竞争能力。这样既能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从种植到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同时,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土地单位产出将逐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根据寺滩乡黄崖坝地区具备的三面环山、光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等特征,景泰县积极争取实施黄崖坝现代有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3.15亿元,涉及土地规模4.8万亩,可开发水浇地3.62万亩。项目按照“一次规划、三期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高效农业,从根本上改变寺滩乡群众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迅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目的。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平整土地1.8万亩,衬砌斗渠、农渠131公里,建成泵站两座。一、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就地安置寺滩村、郭台村及其他干旱山区群众1700户6682人,实现项目区人均3亩水浇地的目标,节约贫困山区群众搬迁安置费3亿元以上。

  易地搬迁工程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全县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和驻景农场占地回收等重点工作,针对水源涵养林区、旅游产业开发区、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区,以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运行成本高等区域贫困群众和有意愿群众实施易地搬迁。采取改善条件、就近搬迁、易地搬迁和城镇化安置等多种方式,计划到2020年安置干旱山区群众8958户40441人。

  景泰县在风沙区重点抓生态环境改善。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条主线,坚持因地制宜,林跟水走,区域化突破的原则,围绕营造35万亩生态防护林和35万亩生态经济林“两个35万亩”奋斗目标,力争2015至2017年,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新增林果15万亩,到2020年使全县林果产业面积和生态防护林面积均达到35万亩,年林业产值突破2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13.5%,实现景泰林业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抓草原生态保护,力争到2017年全县贫困地区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52%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载过牧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