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专家齐聚把脉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 戈壁渔业助推精准脱贫

05.09.2018  10:21
9月4日,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甘肃景泰)推进会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召开。(王文嘉  摄)

人民网景泰9月5日电 (王文嘉)9月4日,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甘肃景泰)推进会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农业农村部相关局、司,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相关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把脉问诊”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全国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研讨会和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技术培训会。

白银市委书记苏君表示,在农业农村部、中国水产科学院及甘肃省农牧厅的精心指导帮助下,白银市探索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治碱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在治理盐碱中促进群众增收、在生态修复中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此次会议的召开,为白银市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助推戈壁渔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在推进会上表示,目前景泰县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已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和起步发展阶段发展到模式打造和示范推广阶段,体现出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技术模式不断创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脱贫成效逐步显现、盐碱撂荒地恢复种植等成效。下一步,要继续推进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大力推进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落实脱贫攻坚要求。要紧密依靠科技力量,加强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快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境内有号称“中华之最”的景电高扬程大型提灌工程两处,灌溉着全县90%的水浇地。但因长期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及干旱少雨,造成该县土地盐碱化严重。

据景泰县委书记李作璧介绍,截止2015年景泰县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地势低洼区域土体含盐量达到0.7%—2.0%之多,昔日的良田沃土变成了“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荒芜之地,个别村庄地基下陷、房屋开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李作璧说:“‘盐碱不治,脱贫难成,小康更难建’。2016年以来,我们把盐碱地治理作为重大课题,在疏通排碱渠道、构建排碱系统,利用工程排碱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快速治标’的同时,充分利用盐碱回归水、弃耕撂荒盐碱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景泰县将盐碱地治理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生态修复的头等大事、一号工程,立足甘肃乃至西北水产品需求量较大的实际,出台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在盐碱危害区充分有效利用盐碱回归水和弃耕盐碱地,通过开挖鱼塘、抬高耕地、灌水洗盐的方式,降水位、降盐分,恢复耕地、再造新田。截至目前,共建成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南美白对虾集成养殖、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集约化温棚对虾养殖、盐碱水流水养殖等6种不同模式的养殖基地19处,投资企业28家,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