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连“功德”钱都骗,还要轻饶?
言论提要:一些管理部门对收费景区长期存在的柔性管理、妥协式管理,才是令景区经营者有恃无恐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关键时候往往“放一马”。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位于北京门头沟的千年古刹潭柘寺内,七成“功德箱”被指与僧众无关。这里面的别别窍是: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属于住寺僧团所有,而写着“功德箱”的全都属景区所有。
这样微妙的区别,试问谁能想到?莫非游客投钱还得睁大双眼,注意“暗号”,谨防“上当”?这种让人笑不起来的“滑稽”,源于旅游景区、上市公司见不得光地攫取利润。
游客的钱合理合法地“挣”,可以,但不能糊弄欺骗。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不少媒体曾报道,陕西某知名寺庙景区疯狂敛财,甚至给每一个功德箱都安排了创收指标。
游客往“箱子”里投钱,出于善念;一些景区利用游客的善念捞一把,是典型的欺诈。把“功德箱”当成印钞机,不仅对寺院不敬,也辱及自身。
景区玩的敛财把戏,却能长期存在。“前脚查,第二天就能死灰复燃”,有两大原因:一是虽然查了,但是没有向社会公开,导致骗术得逞,这是一大遗憾。二是这钱太好挣了,既不要什么成本,又不用担心有人和自己“抢生意”。
缺乏制约这一乱象的规定,也令一些经营者胆大妄为。当然,一些管理部门对收费景区长期存在的柔性管理、妥协式管理,才是令景区经营者有恃无恐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关键时候往往“放一马”。
这些年来,景区管理者通过明着涨、暗着“拿”,坑苦了游客。门票让人玩不起,“挣钱”让人伤不起。对于门票疯涨现象,公众怨声载道。但这些年,主管部门唯一的应对就是出台了所谓3年内“限涨令”。何况,这根本制约不了景区。景区不过损失了“时间”,完全可以通过更为疯狂的涨价“赚回来”。
在对待景区欺诈式“暗箱操作”的问题上,人们同样不难发现有关部门的“温和”。新华社记者走访潭柘寺发现,在媒体曝光后,由景区设立的“功德箱”已全部撤走。当地旅游委表示,已约谈景区负责人,将不定期对此进行检查。
这样的处置连“起步价”都谈不上。生活中要是有一个骗子骗钱,该怎么处理?既然景区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且屡试不爽,“定期检查”有用吗……公众有太多追问和期望,这不是什么约谈、检查就能糊弄过去的。 利用功德箱,骗来的钱去哪儿了?这么多年下来,如此巨大的一笔钱,是否应该给游客和公众一个交代?
我们还看到,很多地方为了利益,将景区承包给企业或个人经营。由此引发的利益之争多次被披露。只是,如果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管,企业“承包”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经营思路,只想玩票,最终只会在游客身上打主意,比如走“门票涨价”的土路。一旦门票涨价还满足不了景区过度开发的资金所需,不择手段地敛财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景区利用“功德箱”敛财,必须严惩。否则,谁敢保证这些资金缺口依然很大的企业经营者不会换一个方式继续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