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调查:背后是劳动力素质之痛 破题靠均衡资源

08.12.2015  17:59

  中国兰州网12月8日消息 显然,普及高中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符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迫切要求,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直接相关,意义深远。当前,许多地方在普及高中教育方面已经有所探索,一些先行先试的地区已经率先达标,中央出台普及高中教育的政策可谓水到渠成。可以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如今迎来了提质升级的2.0时代。当前,“普高”的难点在哪里,未来5年应如何发力?半月谈调研小分队奔赴山西、陕西、湖南、内蒙古、海南等地进行了深入调查。

   中国教育:是时候迈向中高端了

  王新亚

  最近,“十三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部署引起社会热议。在许多人看来,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转型升级的压力凸显,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已成为迫切要求,甚至成为转型升级成败关键所在。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供给方,中国教育必然要做出相应改变,普及高中教育就是应对之策。

  其实,“普高”不仅是经济发展从外部倒逼的结果,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致。事实上,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多年来不断高涨,在此推动下各地对普及、免费高中教育的探索早已遍地开花。“普高”进入中央政府议事日程,将是实践推动下的水到渠成之举。不仅如此,把“普高”放到更深广的历史坐标系中去观察,我们会看到,中国教育和中国经济一样,已经到了一个提质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历史节点。

  回望历史,我国自1986年推行义务教育法至今已近30年,普及9年义务教育达标也已1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却明显滞后。当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初中为主,这样“中低端”的国民教育素质水平显然无法支撑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要求,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随时代进步而提升的教育需求,更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已经到了必须提质升级、迈向中高端发展的历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高”,正是中国教育迈向中高端发展的历史起点。

  中国教育迈向中高端,与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任务一样艰巨复杂。由于现实困境与历史欠账并存,中国教育不仅要解决某些领域的“产能过剩”与粗放发展,提升质量、打造精品,还要扩大某些领域的“生产供给”,比如高中教育、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教育作为公益事业,其主要投资来源于公共财政,迈向中高端发展是对政府财政、执政理念的一大考验。当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将积极发展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各级政府的执政行为中去,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如此才能不至于重复教育投入长期达不到GDP4%的老路。

  中国教育迈向中高端,无疑是一大挑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机遇。能否把握机遇,不仅考问各级政府执政能力,也考问每个中国人的智慧和决心。我们必须敢于为自己投资,为未来投资,携手努力将国民教育水平推向中高端,这才是一个拥有伟大梦想民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