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口普查员四天普查近两百户:守株待兔"难见户"
中新网兰州11月16日电 (杜萍)11月的兰州,早晚气温颇显凉意,兰州市西固区兰棉厂社区党委书记张燕,最近一段时间忙完手头的工作,趁着晚上的时间,和同事穿上“红马甲”去辖区里的“难见户”居民家里,守株待兔进行人口普查登记。
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除了社区工作,张燕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指导员兼普查员,相隔十年,她再次走上了这个熟悉的岗位。
图为普查员入户登记。兰州市统计局供图据了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兰州市共选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23509人,对八个县区、兰州新区、高新区1153个普查区、19881个普查小区开展普查。
兰州市统计局局长苏勇介绍说,该市现有户籍人口331.92万人,常住人口379.09万人。人口普查工作量大面广,流动人口多,城区住户信息复杂,人户分离、一户多房、一房多户等现象非常普遍,给普查工作带来很大挑战,精准锁定普查对象难度不小。加之当前公众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又处在疫情防范时期,入户登记难度进一步加大。
张燕所在的社区辖内除商铺、单位外,还有7个小区51栋楼区,有住户6309户,16000多人。居民楼大多白天家中无人或以老年人为主,入户登记全靠晚间进行,而社区只有包括张燕在内20名普查员全是女性,给晚间入户普查带来诸多不便。为此,社区积极协调,将借调过来辅助普查工作的其他单位普查员,男女搭档共同入户。
“我负责190多户居民,利用四天多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登记。”张燕说,在前期入户摸底的基础上,她和同事们除了每天在中午11点、下午4点以后赶在“黄金时段”入户外,剩余时间都在进行数据比对、誊抄等工作,直至凌晨1点上报录入数据,“等所有工作结束后已是深夜。”张燕说,此次普查依然需要挨家入户,但比起十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然是省时省力不少。
“10年前我刚选调来到社区就加入到普查员行列,那时西固区多是老厂区,小层楼房分布较为松散,加之外来人员较多,给普查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如住户不知道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手写录入等都给普查增添了难度。”2010年,张燕参加工作不久便被选为普查员参加第六次人口普查。
“六人普”时报表需光电扫描录入,因此对纸质普查表格要求十分严格高,不仅外形不能有折痕、不能受潮;而且填写时书写要规范。不少普查员因涂改,或誊抄时造成普查表表面粗糙或不清晰,导致录入数据不准备,反复抄写还浪费时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大数据应用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实现“无纸化”办公,也为普查员“减负”。电子采集及自主填报方式,大大提高普查员工作效率,普查员随时入户即可完成信息登记,加之“七人普”新增身份证号登记,为普查员省时省力,也减少了因纸质填写错误而造成的数据失真。
现在,入户普查登记接近尾声,为了确保“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对特殊“难见户”,普查员采取提前电话预约、张贴留言条等形式预约上门时间,“我们最多的去了10次才登记完成”。张燕说。
“这10年,居民楼由过去低层楼房发展到多是高档住宅小区,市民生活水平提高,高学历年轻人也逐年增加。”作为两次人口普查的参与者,张燕对这10年的发展更是感受颇深,而且,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宣传到位等,人口普查正在被民众所接受和重视,“入户时也从以前的不情愿到现在的热情开门,有些居民又是倒水又是送水果,让我们感动不已,这是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认可。”(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