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促发展 发挥职能显担当 从地税收入看经济换挡提速

24.01.2018  12:41

  2017年,天水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各类收入351995万元,同口径增长17.66%,增收52837万元。其中入库地方税收207806万元,同口径增长14.39%,增收26149万元,完成省局计划19.2亿元的108.23%,占天水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6%,高天水市经济增幅8.89个百分点。
  第二、三产业税收结构由2016年同口径的41:59调整为2017年的32:68,第三产业税收入库12.06亿元,同口径增长42.71%,三产税收占比提高了9个百分点。
  一串串灵动闪耀的数字,见证了天水跨越发展的速度,印证了天水地税人在推进税收现代化征程中,汗水和希望同在,奋斗和实绩相伴。
  一个个向上成长的数字,见证了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释放”、天水经济的“换挡提速”。
   思路创新,理念主导发展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征管难度加大等新形势,天水市地税局在吃透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税制改革任务落地和国地税合作为统揽,加强税收业务建设”的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对接点和结合点,提出了“向管理要收入、抓管理重在抓日常”的组织收入工作思路;顺应国家“放管服”改革新要求,提出了“凡是有利于税制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有利于国地税双方征管效能提高、有利于方便纳税人的一切事宜,都应大胆尝试”的国地税合作指导思想,促进了国地税合作不断深化。
   蹄疾步稳,征管改革纵深迈进
  强化经济税收分析。把加强分税种比对分析作为向管理要收入的具体措施,纵向分析纳税户缴纳税款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疑点,督促管理,横向对比各县区同行业、同企业税源户的纳税差异,跟进管理、从细控管;立足税收职能作用发挥,积极建言献策,呈报的《关于经济下行对地方税收影响的分析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
  转变征收管理方式。打破属地固定管户的格局,改变专管员时代“单兵保姆式”税源管理方式,调整征管范围、优化征管资源配置,调整机构职能、转变征管方式,实施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科学分类纳税人和涉税事项,分级分岗承担涉税事项管理职责,解决了税收征管“管不住、管不好、管不精”的问题。
  构建税收共治格局。与国税部门共同制定《天水市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工作办法》,由天水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建立起了“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形成了全社会协税护税的强大合力。
  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器”作用,用好税收政策“工具箱”,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助力企业“去库存”,以税收收入做“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做“加法”,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2017年,共减免地方各税1.58亿元。
   精耕细作,税种管理全面加强
  制定《关于加强税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以地控税”为抓手,全面推行“涉地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大向市政府沟通汇报力度,成立了天水市“以地控税、以税节地”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以地找人、以地找房、向管理要收入”这一有效途径,实现了“涉地税收”全面增收。2017年,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共入库69141万元,同比增长22.56%。
  以“以地控税”为龙头,“精耕细作”地方小税种管理,按照每一个税种的税制要素、内在特征和管控节点,摸清税源、夯实基础、做精管理,推进税种收入型向计税依据型转变,构建保持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工作机制。2017年,地方小税种入库81735万元,同比增长21.76%。
   用心服务,纳税环境持续优化
  “我大概用了3分钟,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所有业务,以前来来回回要好多流程。”秦州区一建筑公司办税人员小陈感慨地说。针对纳税人办税“两头跑”、成本较高等问题,该局积极推行网上银行、微信缴税、手机办税等缴税方式,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国地税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投入运行,12个涉税事项实现省域“同城通办”,各县区局“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全覆盖,满足了纳税人方便、快捷、高效的办税需求;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务,形成了“进一家门、办两家事、三方满意”的新型服务模式。
  在服务“换挡提速”的同时,该局把做好“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全力承接好国务院、税务总局、省地税局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强化事后备案资料审核,做到承接不遗漏、落实不走样;积极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天水市27家单位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协同性,2017年办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开业税务登记4686户,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开业登记3548户,实现了“一处申请、一照通用”,为创业创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吴凯伟 王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