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该为严肃文学“失宠”抱不平?
据新华社电凭写“睡前故事”名声大噪的网络写手张嘉佳,日前宣布将与王家卫导演合作,以强大的演员阵容,把其中一篇讲述痴心女子爱上文艺画家而最终无缘相守的故事《摆渡人》搬上银幕。从一篇三千字的微博,到一部阵容豪华的电影,这种“麻雀变凤凰”式的进化让围观者惊呼“草根文学迎来了春天”。
近年来,越来越多导演把目光投向网络文学,据此改编的电影多数也取得了骄人的票房业绩,如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电影《失恋33天》《致青春》等。在电视剧领域,网络文学势头更猛,《甄嬛传》《美人心计》《步步惊心》等多部改编剧风靡一时,各家卫视播了又播。
毋庸置疑,中国的大众文化生态变化越来越快。时间倒退二三十年,具有影响力的影片更多取材于江湖地位卓越的知名作家手笔或严肃的文学刊物,可称之为“雅文学”。比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分别源于莫言、苏童和余华的相关作品,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小说《动物凶猛》,类似的还有《顽主》《霸王别姬》等长长一串电影名单。
电影作为一种人群覆盖面较广的大众文化艺术,它的内容、风格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微妙地反映了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偏好。前一秒还在大飚“无节操”词语,下一句突然文艺范来袭,为什么这样的“睡前故事”和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小说开始打破“豪门”神话?该欣然接受还是为严肃文学“失宠”抱不平?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丁永祥说,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俗文化应该受到足够重视,因为真正对普通民众产生广泛影响的是民间俗文化,只要它具有人文关怀和审美性就应予肯定。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多数人已习惯浅阅读的状态,更容易被格调轻松、无需花费过多精力但又能带来精神愉悦的作品所打动。张嘉佳的“睡前故事”创造了150万次微博转发量的纪录,那些卖出影视改编权的网络小说大多也有不错的读者基础。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韶乐当然是雅的,但《诗经》雅不雅呢?”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韩宇宏认为,作品的雅和俗在不同历史阶段是有变化的,《诗经》中的“风”是地方民歌,是当时的俗文化,到后世却成为“高大上”的雅文学。
尽管对积极健康的“俗文化”持肯定态度,专家们仍呼吁提高当代人的审美修养。丁永祥认为,一些只追求感官刺激的“三俗”作品泛滥,除了行业管理、从业者素质等因素,很大程度上缘于社会整体审美意识下降和诗性精神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