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铸成“贪腐35”那一抹哀伤

22.08.2014  11:47

  记者近期在浙江、广东、海南等地采访了解到,在“80后”干部队伍中,有些人已是单位骨干、有的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正值事业“黄金期”的他们被国家和社会寄予厚望。然而,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和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等因素影响,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日趋明显,屡见不鲜的干部贪腐“35岁”现象令人担忧。(8月21日新华网)

  越来越多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特别是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培养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部,给整个干部队伍增添了活力,他们普遍思维活跃,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是业务骨干、业务能手,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挥了关键积极作用。

  年轻干部缘何更易贪腐?关键是有了权力,而权力没得到有效规范,为贪腐创造了便利条件。试想,一个没有权力的普通公务员,即使很年轻,胆子也很大,也很有想法,不过是有心无力。年轻干部贪腐有很多大的因素,比如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权力失控、监督制约机制缺陷;体制机制的不够健全等等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来自生活的压力,买房等刚需,那是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干部前想都不敢想的问题,这也是驱动他们拼力想当领导干部的重要动力,尽快当上领导干部,让他们的“梦想”变得更为“现实”。另外,年轻干部“伸手必被抓”,有很大因素是,在一些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对后果的估计不足,“江湖险恶”,而他们还不够老道,是谓“无知者无畏”。同时,他们还未形成“圈子”,尚未形成“气候”,他们大多“孤军奋战”,从报道出的“个案”和“窝案”中就可以看出一二。可以说,他们借助外力的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强大,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他们不敢说“不”,不敢拒绝,或许不具备抵御的环境,抗拒或许面临的就是坐“冷板凳”,格格不入,被排挤,被打压,选择贪腐可能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不二之选,各种因素增加了他们被抓的概率。

  要遏制年轻干部贪腐要靠多方发力。培养选拔力度要继续加大,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松懈,机制要健全,制度要完善,监督要跟上等等,常规动作必须常抓不懈。解决问题,既要深挖年轻干部贪腐的根本原因,还要分析年轻干部的贪腐的直接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相信很多年轻干部都想毫无束缚地干一番事业。良好的官场文化,应该是简单朴实的文化,是一种制度下的既定关系,而不是人治下的察言观色。从实际层面来讲,缩减贫富差距,大力打击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降低年轻干部的心理失衡,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增加他们对社会的感恩,相信没人愿意去干昧良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