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 肃南县农牧民“文化”过年成为牧区新时尚

10.02.2015  19:14

    春节临近,地处祁连山下的肃南裕固族人,过年习俗越来越上“档次”:食品由普通向“绿色”发展;过大年陪老人尽显孝心;学知识觅信息蔚然成风。“文化”过年成为过年新时尚。

    “团拜过年”传统习俗在创新中传承

    春节前夕,在马蹄藏族乡长岭村的村委会里会议室,摆放了十几张放有水果的桌凳,熙熙攘攘的人群将会议室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拜年声、祝福声一片。据了解村党支部、村委会还为他们安排了一场精彩的“春晚”,更让他们兴奋的是,台上唱戏的演员中大都是自己平日里的邻居和自己的亲戚。目前,肃南县农牧村,村村都有自家的“演员”。该村书记代常新介绍说,今年的团拜会主要是为了方便村民拜年,提倡节俭过节,反对浪费,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明年一定接着办。

    “孝老过年”找到回家的感觉

    今年春节,肃南的年轻人更愿意同老人们一起欢度春节。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陪老人一起过孝顺年,几乎是大家的共同心声。“妈,年货您不要准备了,我们都备齐了。大年我们和您二老一起过哇……”腊月二十一,在嘉峪关打工的大河乡牧民张军在电话里和老母亲道心声。近年来,肃南县把“”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活动,大力倡导孝敬老人的优良风气,全县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康乐乡牧民秋霞,多年来和婆婆关系一直不好,自从参加村上的文艺队表演敬老节目后,观念大变。羊年春节还未到,霞霞就主动把婆婆接到她家,和老人共享天伦之乐。

    “充电过年”,成为生活新时尚

    随着政府对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在追求着更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家住喇嘛湾的小东,春节没有像以往那样喝酒打牌。他笑着说:“如今社区里建起了农家书屋,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读书看报了。”同小顾有一样想法的不止一人,在明花乡的远程教育活动室里,一帮小伙姑娘子正围坐在电脑旁,上网搜索着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据了解,原来是要配合好乡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自己的地里种上经济作物以增加收入,又怕种不好,所以就利用春节这段时间充电学技能。家住广场附近的刘女士说:“每天早上都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到这里陪孩子看书,不仅能加深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也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图书馆,新华书店、农家书屋每天都有很多购书看书的读者,“文化”过年成为市民新时尚。

    “绿色过年”,合理饮食,让餐桌变“绿

    过去在为新年做的准备中,自己饲养的家畜、家禽年货是必不可少的。但自从开展家电下乡后,几乎家家都有了电冰箱等各类家电。鸡鸭鱼肉等都可以吃新鲜的了,各季新鲜蔬菜在超市应有尽有,再也不用为吃不到新鲜的东西发愁了。而且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养生,过去那个满桌一片牛羊肉鸡鸭鱼肉的景象已较为少见,拼酒量、铺张浪费等传统陋习也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荤素搭配、均衡饮食,餐桌文化正变得越来越绿,越来越健康。

    其实过年的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短信和上网拜年也逐渐成为农牧民们的新宠,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也不在是什么新鲜事,百姓们过年的话题也不再是围绕吃什么喝什么,而是“环境又好了”,“今年下的雪多了”,“ 60岁以上老人也要发高龄补贴了”等等。相信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过春节也一定会越来越文明、健康、绿色。(武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