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要“节俭”更要品质突围

30.10.2014  12:20

    日前,央视综艺频道连续召开四场春晚座谈会,开门取经。由执导过两届春晚的总导演哈文所领衔的羊年春晚主创团队,在此次座谈会上悉数曝光。据悉,央视羊年春晚依旧秉承“节俭办春晚”宗旨。为春晚舞美服务的传媒公司坦言:“台里给出的口风应该是历年最节俭的一次,舞美会在现有基础上在编排上下功夫,不会再买新东西了。”(10月28日中新网)

    从团队阵容来看,总导演是此前已执导过两届春晚的哈文,并无甚新意。不过,提出办“历年最节俭”春晚,连舞美都在既有基础上编排,可谓一大亮点。事实上,“节俭春晚”的口号在蛇年春晚就已提出,其经费和舞台规模较往年都有所下降。今年再提“历年最节俭”,可以视为是响应2013年五部委“节俭办晚会”要求的一种延续和强化。不难预计,春晚已经开始迈入“节俭时代”。但是,以节俭为原则的春晚,真的可以就此告别“年年挨骂”的困境吗?

    春晚历来以舞台宏大、团队奢华而著称,在节俭的原则之下,必然要求改变过去的一味“高大上”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契机,因为以往春晚挨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过于注重形式包装而忽视内容上的创新。一旦囿于经费限制而剥离了奢华的外表,公众对于晚会的内容要求无疑会相应提高,自然亦将倒逼相关方面在内容上有更多的创新。然而,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春晚都难以跳出“骂声”,“节俭时代”的春晚如何既省钱又高质,难度不可小视。

    可以肯定,尽管春晚的奢华受到诟病,但仅仅靠缩小舞台规模、节省舞美回归“平凡之路”,显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获得好评。必须看到,由奢华向节俭的转变,仍只是形式之变,春晚之所以连年“挨骂”,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定位模糊,未能最大程度上契合娱乐大众的需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节俭时代的春晚还需另一种“减负”,即放下过多的非文艺方面的束缚,最大限度回归到联欢晚会的定位上来,以尊重文艺规律为基本原则。

    每年春晚从导演到节目的任何变动,都容易引发外界的各种信号解读,即可以看到当前春晚离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联欢晚会的差距。比如去年,由冯小刚这种体制外的导演执掌春晚,就一度让人对春晚的成功转型抱以期待,虽然其最终在呈现形式和内容上确实带来一定的新意,但总体而言,仍旧远未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即便是冯小刚本人也不无感慨:“从某一方面上讲,导电影简单得多,创作上不简单,但是任务少,而春晚任务太多,要满足每个节目都有它的对象。”此中的“任务太多”,恐怕恰恰就是春晚难以充分遵循文艺规律而办的真正症结所在。

    事实上,按照央视春晚的平台效应,即便在节俭的前提下,只要秉持开放办晚会的原则,卸下过多的枷锁,其质量的提升并不难。无论是节目,还是具体的演艺明星,都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但前提是,有30年历史的春晚,首先需要一场观念革新,祛除不必要的历史负担和外在束缚,从文艺和受众的角度来厘清定位。其次,在文艺表现与商业价值上如何平衡,同样是保证春晚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过度的商业气息和植入式广告,就一度降低受众对春晚的评价。

    “节俭时代”的春晚,必然将迎来形式上的变化。但其最终如何在内容与品质上实现突围,带来质变,仍需拭目以待。当然,这必然有一个过程,一个令最大多数人满意的春晚显然不能一蹴而就。正如冯小刚所言,“春晚远不是一个春晚导演的能力能够决定的,国家的文艺水平、创作能力、制作能力现状,直接反映到现在的春晚的水平上去。”以此而言,春晚的“突围”必然应该是伴随着社会整体文艺水平的同步提升。(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