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管道重灾区 如今面貌大改观

11.07.2014  11:35

 

随着防护体系的完善,过去的“重灾区”——年下降趋势,2012年比上年下降30%,2013年比上年下降35%,今年1季度取得零打孔盗油、零泄 漏报警、零光缆中断和零压力异常下降的成果。 中石化河南输油管理处的做法是:

  巡护究责任 严格奖惩不马虎

  今年3月份考核中,许昌站一名巡线工连续3 天GPS巡线到位率偏低,且存在超速现象,被辞 退。部分员工也因为巡线到位率、GPS开机率不 达标受到处罚。

  管理处对管道管理员、日间巡线工、夜间护 线队三支管道保护的主力队伍全面强化责任制,将 年度考核指标分别细化到每一名责任人头上,日稽 查通报、月考核兑现,压力层层传递,人人与目标 挂钩。一季度稽查护线队9次、巡线工87人次,处 罚巡护人员12人次,辞退巡护人员4人。在处罚不 尽职人员的同时,对高质量完成巡护任务的员工不 吝啬奖励,一季度奖励巡护人员121人次。

排查出新招 拓宽渠道不保守

“现在的盗油份子太狡猾了,大多数的盗油 阀都做了防腐处理,使用非金属软管连接。这样 的盗油方式,我们原来使用的金属探测仪根本发 现不了。”濮阳站护线队长李社磊介绍说。

为有效检测出盗油阀,管理处受“缉毒犬” 启发,与清丰县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联合训练了 几只“管道查漏犬”,先后排查出5处盗油阀。警 犬已经成为管道保护的得力助手,在正在开展的 管道春检中,也参与了排查工作。管理处还在濮 阳、安阳等地区尝试使用动力飞行伞,探索高空 巡线的新思路。

宣传全覆盖 走村入户不松懈

3月的一天,漯河站管道管理员李俊芳接到 电话:“有人在你们的管道上挖坑,快来看看 吧!”李俊芳急忙赶到现场进行制止。打来电话 的是漯河市临颍县王姓村民。他听到有关管道保 护的宣传,知道破坏管道的危害性,看到有人在 管道上种树,就通过管道报警电话反映。

“单靠企业的力量去维护这么长的管道,力 量太单薄了。如果能发动沿线村民,那我们就相 当于有了成千上万人的管道保护力量。”在管道 保护一线工作了8年的李俊芳对群防群治的重要性 深有体会。

今年一季度,管理处再次加大力量,开展各 类宣传活动32次,企警出动宣传车24辆,发放、 张贴宣传材料两万余份,对管道沿线的近700个 自然村做到了全覆盖。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和动 员,群防群治初见成效。

企警建机制 严厉打击不留情

经过反复协调和努力,濮阳、汤阴、新乡等 地的乡村巡逻队、占地户已经逐步纳入管道巡护 的联防体系。各地市级公安部门的联防费用也逐 渐向基层派出所倾斜,管理处与地方公安机关的 联合机制不断强化,管道安全已成为当地社会治 安工作重点。今年一季度,企警组织召开“三位 一体”会议27次,出动公安民警93人次,联合巡 线280余公里,协调处理第三方施工41次,开展 涉油专项稽查行动42次,稽查可疑车辆2000余台 次,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

“就是要打压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就是 要让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意识到:管道在严管, 公安在严打,打孔盗油确实没了市场!”河南 处分管管道保护的副处长周地清说起这些,表情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