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兰州中学生忆中俄友谊往事

30.09.2015  14:54

    这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1958年,兰州的中学生跟苏联中学生火热通信的“旋风”席卷金城,轰动一时。

    那年年中,一段时间突然有上百封苏联中学生寻求友谊的信件涌来兰州,由于没写明具体学校和收件人姓名,就都送到兰州一中了。一中委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谢成功老师负责分配给初中各中队,要求我们这些中队辅导员做好表率,带领少先队员们热情接纳,认真阅读和写好回信,要当作“政治任务”架起兰州的中苏友好桥梁。一时间同学们纷纷查词典,钻书本,向高中大哥哥大姐姐求助,请俄语老师指导,修改,校园里刮起了一场读俄语信写俄语信与苏联中学生交友的“旋风”。

    来信大多出自苏联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也有少量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内容都是表达对中国,特别对兰州这个美丽城市的赞扬和向往,表达对世界和平和中苏友谊的歌颂和祝愿。同学们的回信也都充满热情,介绍兰州,介绍中国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还寄去兰州风景明信片等等。可是不久从来信中同学们发现,斯摩棱斯克中学生的家庭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她们的父亲大都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了!不管是玛莎、娜佳,还是娜塔莎、奥莉娅、卓娅,照片上都是满脸忧郁的神色。大家十分震惊!联想到日寇在中国的烧杀掳掠、“三光”政策,我们也都感同身受。中苏两国人民共同遭受的深重灾难,共同抗击德日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用几千万人的鲜血生命终于赢得最后胜利的共同历史命运,把我们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我们共同的中心词是“МириДружьа”(“和平与友谊”),共同的榜样是“保尔·柯察金”和“卓娅与舒拉”,心中共同的英雄是马特洛索夫和黄继光。通信促进了俄语学习,激发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兴趣,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契诃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更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交流的话题。苏联朋友时常寄来明信片和图片,斯摩棱斯克整洁的楼房和街道,莫斯科庄严肃穆的红场、克里姆林宫钟楼顶尖的红星、列宁山上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列宁格勒的涅瓦大街,普希金铜像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无限神往。就这样,这种亲密友好的书信交往持续了好几年,直到众所周知的“反修”风暴骤起才戛然而止。

    可是谁也没有多想:苏联中学生怎么会突然之间对寂然无闻的中国兰州情有独钟、青睐有加呢?斯摩棱斯克城和万里之遥的兰州有何渊源呢?此中“奥秘”真还鲜有人知,即使当时众多参与通信的当事者,过了半个世纪也仍不明究里。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有幸成为了解此奥秘的见证人。在送来兰州一中的大批俄文信中混进了几封写明寄给兰州女中“ЧенДя-чи”(陈加其)的信件。谢老师就托我顺路把信捎带过去。火种就是从这里点燃的。

    原来,此前兰州女子中学(今兰州二十七中)这位名叫“陈家琪”的中学生用俄文给苏联朋友写了封信,信又被苏联共青团中央主办的《Ηасмену》(“接班人”)报公开发表,还配上陈家琪的照片。乌黑的发辫,明亮有神的黑眼睛,异国女生形象,清新可爱。于是在苏联,主要在斯摩棱斯克市的少先队员中间就引发了一场强劲的“中国旋风”、“兰州旋风”。一大批热情似火的友谊信件雪片般飞向兰州,这又引起兰州中学生的回信交友“旋风”。如此连锁反应一样在斯摩棱斯克和兰州上空升起了一道中苏友谊的彩虹,也谱写了兰州市在中苏友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联《接班人》报编辑部给陈家琪寄来了两份样报,她曾赠我一份,可惜后来历经“浩劫”都不知所踪了。今天想来深为遗憾。

    顺便交代一下,在兰州女中名师荟萃优质高效生动活泼的教学哺育下,学业精进思想活跃的陈家琪同学195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兰州铁道学院桥梁隧道工程系,经过五年勤奋刻苦学习,各门专业名列前茅的她毕业后毅然放弃留城进设计院的机会,主动选择到工程第一线去。跋涉在高山峻岭急流险滩间,下工地,钻帐篷,趟浊流,攀桥墩,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磨砺炼淬成“女汉子”般精明强干的“高级工程师”;在拥有数万名职工的某铁建集团公司“总工”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祖国铁道建设事业贡献了大好年华和聪明才智。今天重提这段久久湮没于历史长河的小故事,仍令人感到激动,亲切,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深厚友谊源远流长,值得永远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