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惠及千家万户

14.11.2014  02:26

建设中的黄峪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首席记者李晓霞 摄

黄峪乡扶贫民居

榆中新农村村舍

大西北板材市场易地搬迁 永登易地搬迁民居

搬迁不仅拓展了贫困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真正带给贫困群众的,是观念和思想上的改变。

    初冬时节,地里的百合收完了,七里河区黄峪乡王官营村白家坪的白有福老汉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能够天天走到坡下“监督”新房子的建设进度。白有福惦记的就是七里河区后山正在建设中的黄峪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相关规划,白有福家的新房子也在这里。

    “我们这个地方,看起来离城市近,但是还是生活在山沟沟里。过去,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得走上十几公里山路,去趟乡政府得花1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路半个小时就进城了。”白有福高兴地说。和白有福一样,七里河区黄峪乡后山地区将有5个行政村的2400余户、10000余人入住到这个新建的安置点,住进水电暖气齐全、有电梯的高层楼房,彻底告别“住房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六大难。

    对此,七里河区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正是易地搬迁扶贫,让贫困群众走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给他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逼出来的“易地扶贫搬迁

    七里河区是兰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最为明显的县区。虽为区,但其农村人口却不少,尤其是后山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资源贫乏。当地人说,有些地方地势险得“摔死麻雀绊死蛇”,群众生活极其不便,有的地方甚至连吃水都困难,其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生活尚且如此,发展就更加艰难。因为交通不便,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有之;一辈子足不出户,老死山中者有之。因为信息不便,只知山中岁月,不知外面乾坤者有之。土地容纳不了,资源承受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形成了对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挤压,当地群众常年过着广种薄收、甚至广种无收的日子,就地脱贫的希望非常渺茫。严酷的现实,事实上形成了“倒逼”机制。

    说起过去的日子,在七里河后山生活了60多年的白有福更有发言权。“过去我们在山上住,吃水都吃不上,路也难走,好不容易修了泵站把我们的吃水问题解决了,但这来来回回的绕山路,实在让人走得够呛。娃娃们上个学要跑好远,那时学校没有宿舍,我们就骑着三马子天不亮把娃娃往乡上送。有时路不好走,一不小心就颠下去了,有的甚至翻到山沟沟里,人就这么没了。唉,想起过去的苦日子,说不成。”白有福回忆起过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在他的身边,18岁的孙子白其勇则对城里人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天黑时,我有时站在村里的最高处望着不远处的城市,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但是我们离城市那么近,却过着和城里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所以,我从小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这个大山。”小伙子的话斩钉截铁,眼睛里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面对贫穷的不甘。那种神态,让记者也不禁为之动容。

    “要让这些贫困群众也过上好日子,就只有把他们搬出来,让他们融入适合居住和发展的环境。”七里河区扶贫办主任马晓军说。从2012年,七里河区积极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以加速实施移民搬迁项目为突破口,开始了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并全力推进“三个示范带”建设。据悉,“十二五”期间,七里河区将实施分步走战略,先将群众搬到条件相对好的区域集中居住,对集中居住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集中力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达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目的。通过实施移民搬迁,从根本上改善后山地区的3700户1.5万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黄峪沟一线,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置换出建设用地1887.6亩,重点实施“新型城镇带动、生态移民搬迁、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配套”四大工程,总投资13亿元、新建25栋住宅楼的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已完成8栋,1048套住房正在等待新居民入住,二期11栋住宅楼正在全速建设。在水磨沟一线,对阿干镇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了274户沉陷区困难住户搬迁安置工作,并在八里镇加快山泉家园、水磨园等农民居住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300多户农村群众已经入住。在西果园沟一线,加快实施旧村庄改造工程,一期已建成住宅楼12栋、928套,二期2栋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工程,九池泉新农村46户农户已搬入新居。

    因地制宜搬迁异地安置带来美好愿景

    与七里河区黄峪乡易地安置搬迁类似的,还有榆中北山地区的整村扶贫搬迁。据榆中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榆中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重点安排对象是:一是生存条件恶劣,扶贫成本过大,无法就地脱贫的群众;二是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急需避险搬迁的群众;三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因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需搬迁的群众。搬迁方式采用整村整社搬迁,对同一迁出点,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整村整社迁出。

    2009年,榆中县高沿坪易地搬迁项目启动,高沿坪易地扶贫搬迁点在榆中金崖镇邴家湾村的高沿坪山,集中搬迁安置榆中北山哈岘乡、上花、园子乡及金崖镇山区四村的666户2600名群众。据榆中县发改局工作人员介绍,高沿坪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2564亩,配套建设农田灌溉干、斗渠26.5公里,建人畜饮水工程666户,新建住宅666套,建筑面积38777㎡,配套大门围墙,建安置区道路7.5公里,迁出区环境恢复2125亩。项目区分为农业住宅区、功能服务区、高效设施农业区、集中养殖区四大块。5年过去,记者再次走进位于金崖镇邴家湾村的高沿坪集中安置点,感受村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走进高沿坪易地扶贫搬迁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院落,新式的建筑象征着时尚,环境整洁,商店、修理铺设施齐全,老人们在广场上聊天、晒太阳,孩子们在打闹嬉戏,一幅幅美好和谐的景象。

    现年67岁的金巨种老人是2012年才从豆家岘的大山里搬到高沿坪的,对这位老人来说,新式的住房、自来水、柏油马路都曾是不可企及的梦想,而现在实现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老头子可算是享福了,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老了还过上新生活了”!

    哈岘纪儿村,是北山最为偏远的村之一,“从县城去我们纪儿村,先要坐3个多小时的班车,然后下车还要步行20里,孩子们上学没有办法,我们出趟山也不容易啊!”从哈岘纪儿村搬到定远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的搬迁户赵勤说:“现在好了,用水方便,电也是现成的,出门就有小卖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而在七里河黄峪乡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的居住条件更是优厚得让记者这样的城里人都忍不住“嫉妒”。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进了其中一栋楼里的几个样板间。这个一梯四户的楼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采光、居住等多种因素,几乎每个房间都有阳光。四户人家建筑面积都是96平米左右,由于设计合理,公摊非常小,使用面积基本上能有90平米左右。每一户的厨房里已经装好了分户采暖的器械,随着水电气暖的接通,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农民将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同时,这个安置点的房子大小也充分考虑了实用的因素,建筑面积从80平米至102平米不等,当记者问及价格多少时,七里河区农工办主任张存功告诉我,“一平米农民只需要掏1000元左右,其余的都由财政补贴。”根据相关规划,这片安置小区建成后,不仅有学校等基础设施配套,还将有2条新修的六车道的柏油路直通市区,且有公交车运行,到时安置点的农民进城到达七里河区最繁华的西站地区,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

    “根据当地情况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将会彻底改变贫困农村的面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谈及易地扶贫搬迁的益处,市委农工办主任朱宗诚说。

    政府大力扶持减少搬迁后顾之忧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兰州市计划将永登、皋兰、七里河三地的1708户6449人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如此大范围的异地扶贫搬迁,必将对兰州的扶贫攻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诚然,易地扶贫搬迁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但要想得到农民的真心支持和理解,关键还是要真正惠民、富民。因此,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关键得能致富。

    从榆中北山腹地的哈岘乡走出来,通过易地搬迁搬到金崖的白玉燕在兰州市区开出租车已有7年。这7年间,他通过自己的奋斗,在兰州市区买了房子,而且把年迈的父母接到了城里。“我们搬出来后,政府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劳务培训呀,设施农业种植呀,村里越过越好了。我去年回金崖去,听说有几个亲戚通过种植特种蔬菜挣了好多钱。

    当记者问他易地扶贫搬迁有哪些好处时,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搬出来了还是好些呢!交通啥的都方便,发展机会也比在原来山沟沟里强些。

    而在七里河区黄峪乡,这些即将搬出来的农民们“上楼”之后,又靠什么生存呢?听到记者发出这样的疑问,七里河区扶贫办主任马晓军显得信心满满。“七里河区离市里近,后山这5个村的农民搬出来后,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致富。比如开展劳务技能培训,‘花寨美洁’、‘黄峪焊工’、‘阿干厨师’、‘巧手百合’这些劳务品牌都是我们闯出来的;另外,这里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搬出来后空出的土地还可以用于土地流转,就近消化劳动力。再就是,后山地区有好几百家百合加工企业,它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很大的。

    记者也注意到,随着百合产业的发展,七里河后山地区有多家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也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劳动力。而与阿干镇相邻的区域,则随着石佛沟、马场村等新兴旅游景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后山农民从事起旅游这样的朝阳产业来。

    对此,市委农工办相关负责人总结道,“其实,搬迁不仅拓展了贫困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真正带给贫困群众的,是观念和思想上的改变”。 首席记者李晓霞

    ◆记者手记

    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

    众多扶贫开发的实践证明,扶贫搬迁有利于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有利于降低扶贫成本,节约投资,提高扶贫效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对于恋土恋家的农民而言,搬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有公共财政的全力支持,只需要被迁农民花一点小钱,但是对于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而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后,又将靠何为生?

    因此,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在于——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对于农民而言,他们的心态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渴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或为下一代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支持搬迁;另一面高昂的搬迁成本导致一些农户“望而却步”,“想搬、怕搬、搬不下来”。所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更需要政府与农民一起想办法。

    只有把易地搬迁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并为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农民也才能安心住下来;只有让政府在搬迁中发挥主导作用,把规划、安置和后续发展进行通盘考虑,甚至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的方式引导农民搬迁,才能真正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这项扶贫工程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