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云集却恶评不断 中国电影投资不应只追着明星跑
新华社兰州9月30日专电(记者屠国玺 张玉洁)2002年,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了国产电影的商业时代,对投资者而言,明星作为电影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元素,能够推动大众的消费,是票房的保证。
但在刚刚结束的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不少专家对目前中国电影投资过度追捧明星的趋势表示担忧。专家认为,电影投资不应只追着明星跑,让许多青年电影人通过创意获得更多融资,才能让电影产业生态体系更加健康。
中国电影市场的急速发展使明星的“吸金”能力进一步放大,是否有大牌明星成为资本持有者决定注资电影的一大因素。从商业角度看,资本追逐极具商业价值的明星无可厚非。但从产业生态角度审视,资本只追明星跑很可能伤害到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明星云集并非等同于好电影。如汇集了刘德华、林志玲、佟大为等中国一线明星《富春山居图》吸引了1.6亿元的投资,票房达2.9亿元。然而,该片恶评如潮,观众称其刷新了自己对“烂片”的定义。《七十二家租客》《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等群星加盟的影片也受到了市场冷遇。
另一方面,由于普通电影人难以得到资本青睐,一批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潜在投资报偿率的创意因此湮没。
许多专家认为,不讲故事、只摆明星的电影容易获得投资,把钱大部分都花在明星身上,编剧等环节的投入自然就会减少,而这会削弱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梦想而非具体产品的。应该引导资本更多关注有梦想、有创意的年轻人,他们是电影产业生态的基础。”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建议,在将电影专业投融资重点引向创意的过程中,政府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扶持市场不愿扶持的小项目。
在这方面,韩国有可供中国借鉴经验。韩国政府为电影院学生和独立导演提供最高可达4亿韩元(约合240万元人民币)的辅助金以进行实验短片、纪录片等的创作,而商业电影则不能申请此项辅助金。这些资金鼓舞了年轻电影人,更对韩国电影发展起到了的推动作用。
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等一些平台,但无论从平台数量还是融资规模而言,尚不能满足许多有创意的电影人的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