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安好 让明天更好——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采访手记
新华社兰州7月23日电(记者陈俊、张钦)有一种痛彻心扉并非沉沦哀叹,有一种纪念苦难叫做走出苦难。连日来,记者在甘肃岷县、漳县采访灾后重建,深切地感到,在这片贫灾叠加的大地上,如石头、小草般普通的灾区干部群众,正在努力为明天撑起一片蓝天。
“未来的我:你好!我想你很帅、出名,有自己的家庭。你应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骑着骏马在奔驰,非常幸福。”这是岷县十里镇下庄村一位参加“暑期快乐学校”的9岁男孩张建强写的作文。
走进这所由8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办的“暑期快乐学校”,孩子们流畅地说着略带乡音的普通话,落落大方,围拢到记者面前纷纷要求接受采访。他们述说着“长大要当发明家,发明一种机器阻止地震和海啸”等梦想,不断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如果不是周边还有正在重建的房屋,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在灾区。
“孩子是灾区的未来,他们不该笼罩在灾害的阴影下,而应当快乐成长,放飞梦想。”来自西北师大的大学生志愿者何凯鹏说。
像这些志愿者一样,为了灾区的明天,许多干部、群众吞咽苦难,努力撑起一片蓝天。
7月22日是岷县漳县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一大早,岷县梅川镇永星村40岁的村支书包供同就带着20多个村民下了山,到洮河岸边的西江镇取经,学习盖抗震房的经验。
他们的身后,是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的集中安置点。那里,曾是村里的一片坟地。包供同在地震中遇难的妻子,最初就安眠在那里。在这座陡峭的高山之上,地质、建筑专家反复勘察,适宜集中安置的地点就只有这面山坡了。为了早日重建,为了一村百姓的生命安全,包供同咽下泪水,带头迁走了亡妻的坟。
说起迁坟,包供同低头沉默,喉结动了几下,仿佛把哀痛又咽回到肚子里。这个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学会做饭的汉子,清早做饭时还切破了手指。早在11天前的农历六月十五,永星村的村民上坟烧纸痛哭,向24位逝去的亲人倾诉哀思。
7月22日一早,漳县大草滩乡小林村驻村干部康转红像往常一样,沿路走访正在盖房的受灾村民。村民家中的狗不但不咬,还扑上来向她表示“亲热”。这位“80后”女干部自2013年10月调任大草滩乡司法所所长以来,就经常住在小林村的救灾帐篷里,经常是周五晚上回到县城家里换洗衣服,周六又赶回乡上,她熟悉每家每户的重建进展和特殊困难。大半年下来,她7岁的女儿接电话时,已经对她爱搭不理。
作为乡司法所所长,康转红还需要经常在全乡跑着调解矛盾纠纷,今年因灾后重建引发的邻里纠纷多了起来。她说,因为灾区地方狭窄,一些邻里之间为下地基、兑地起了口角,争执不下。她一趟趟跑去调解,说得最多的话不是法律条规,而是反复讲“邻里间不要计较眼前这点利益,要多想想明天,要是再遇到灾难,还不得靠邻里互相帮衬?”
7月22日,灾区没有专门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漳县张坪村的集中安置点上,受灾群众忙着给盖好的房子刷涂料。岷县公路沿线,运载建材的车流来来往往,路边不时可见提着大包小包的群众拦车,准备出门打工。朴实、讷言的百姓总会用“还能成”、“好着哩”等最简短的话,“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一年的悲欢离合。
其实,谁能淡忘地动山摇中陡然陨落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和当日生离死别、死里逃生的惶恐不安?生者安好,让明天更好,才是对逝者最大的慰藉。
在岷县梅川镇永光村,7个月大的“震后宝宝”后依娜,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冲着走上前来的陌生人直笑。集中安置点上条件简陋、人来人往的环境,已使小依娜成了“自来熟”。她的身后,爸爸和爷爷正汗流浃背地盖房,一座结实的砖混框架抗震房即将建成。到她记事时,她将生活在自己的新家,脑海里不会留存灾难、重建和帐篷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