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年:4G时代媒体融合发展须经六个途径

04.08.2014  23:05

4G时代与媒体融合发展

   ——在4G时代广电媒体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发表演讲

  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一、扑面而来的4G时代;二、4G时代的媒体生态变化;三、4G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

   一、扑面而来的4G时代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当3G移动通信正如火如荼发展之时,4G移动通信时代已扑面而来。

  (一)4G基本特征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英文缩写。从技术标准的角度看,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静态传输速率达到1Gbps,用户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达到100Mbps就符合4G的标准。相对于3G标准,4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统一标准,具有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智能性能更高、增值服务更多以及通信更加灵活等多种特点和优势。

  (二)4G应用现状

  根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的统计,截止2014年5月,全球共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288张4G商用网络,全球4G用户数量已超过2亿。美国、韩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是全球4G发展的领跑者,4G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势头良好。美国运营商威瑞森电信(Verizon)2013年末的4G用户占比已超过36%,韩国运营商LGU+,其2013年末的4G用户占比更是高达65%。

  2013年12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发放了4G牌照,由此,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正式进入4G时代,同时也意味着这三家运营商都可以开展4G商用业务。据介绍,仅中国移动就承诺将在今年建设50万个4G基站,还将在用户热门出访的约50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开通4G漫游服务。

  (三)4G应用前景

  从世界范围看,4G移动通信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4G移动通信的功能已不仅是“电话通信”,语音通话只是4G移动通信功能之一。在4G时代,任何物品都有可能是4G移动通信终端,在4G移动通信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通信。

  从融合发展的角度看,4G移动通信意味着更多的参与方,更多技术、行业、应用的融合,不再局限于电信行业,还可以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交通、传媒等行业。

  4G将加速移动视频、视频通话、实景导航、远程医学、移动支付的发展,为视频通话、高清电视、电影下载等对速度要求很高的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刺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方便消费者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完成商品购买。4G还将推动移动生产办公、移动交通物流、移动搜索、移动网络文学、智慧家庭、在线教育、汽车智能化等行业信息化服务不断扩展,催生更多的业务形态和服务模式,让更多用户分享4G发展带来的成果。

  总体来说,在4G时代,移动通信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沟通自由,将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重大的变化。

   二、4G时代的媒体生态变化

  4G移动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冲击当今社会,给包括媒体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媒体作为技术的产物,一向随技术的变化而适时改变自己的形态;因此,4G对媒体生态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4G和媒体发展,是因为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已深刻影响着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和传播规律,而对包括4G技术在内的移动新媒体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新闻传播学科的一个前沿的、热门的领域。

  那么,4G移动通信技术究竟给当代媒体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变化?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视频业务是主流应用

  根据《2013德勤中国移动终端消费者行为调查》:“如果网速比当前网速快3-5倍时,消费者最有可能尝试的功能是:1.观看视频(74%);2.阅读新闻(69%);3.视频通话(62%)。”德勤表示,4G移动通信在推广之初,最吸引消费者的是与视频相关的业务。

  从技术上看,4G的一个独特优势就是网络频谱宽、通信速度快。尽管3G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多媒体通信,但其本身存在的带宽能力不足、通信质量较差、造价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视频内容的发展仍然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4G技术上网速度快、延迟时间短,能够提供4到10倍于3G网络的吞吐量。4G移动网络完全可以超过目前有线宽带的服务质量,使视频通话、高清电视、电影下载等对网络运行速度要求很高的服务将不再困扰移动用户,这将明显改善视频消费的现状。随着4G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将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时期。

  (二)技术内容是双轮驱动

  从传播角度看,能够便捷快速地接触到传播内容是用户的一个基本需求。而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一直是一对矛盾,每一次传播渠道的拓展和改进,都会对传播内容的传播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4G时代,移动终端上不仅能够快速地传输文字、图片和音频内容,深受用户欢迎的视频内容,也同样能够便捷快速地传输给用户。这一技术上的进步,使得4G时代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关系。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根据经济学“最省力的原理”提出了用户选择媒体服务的概率公式,即“选择的概率=可能得到的报偿÷需要付出的努力”。就是说,用户从某一媒体服务中获得的收益与报偿越大,在获取过程中付出的精力与财力越小,用户选择这一媒体服务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这也表明,媒体要想获得竞争力和影响力,要么不断创新内容,要么不断改进传播渠道,而在当今用户为王的时代,在4G的背景下,那些能够将媒体优质的服务内容和便捷快速的传播渠道结合在一起的媒体,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媒体。

  (三)即采即播是重要流程

  4G技术带来了媒体内容采集及生产加工手段的深刻变革。4G信号具有传输速率高、时延短、网络质量稳定的特点,在高速运行中依然信号平稳、业务流畅,适合用于广播电视直播。

  借助4G移动终端,新闻可以更多地在现场完成,从而提升了新闻采编效率。在4G技术条件下,原本需要借助卫星传输的传播行为,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极大地降低了媒体的采编成本。可以预见,未来基于4G的即拍即传将得到普及,电视直播可以摆脱卫星传输或有线电缆的限制,记者可以最快捷、最自由的方式将现场画面传回机房、实时播出。

  此外,4G技术还可以打造多种多样的“自媒体”平台,鼓励用户直接创造内容,从而进一步丰富新闻线索和原始素材来源,这将促使专业的新闻策划团队从单一的传媒单位中解放出来,使传统媒体实现“采编分离”、“制播分离”。在4G技术下,记者采集回来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素材,将通过统一的数字平台进行存储、管理、分发,并呈现在传统媒体、网站、APP客户端、户外屏幕等媒介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滚动播报”。因此,4G技术有利于实现采编流程管理的数字化,打造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

  (四)移动互动是基本特征

  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6.9%。手机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5.27亿。该中心在《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中提出:从使用率来看,手机游戏、手机视频、手机阅读和手机音乐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分别为44.9%、37.6%、56.5%、61.4%。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单位都在微博、微信上开通了账号和服务号进行内容的推介和发布,一些媒体还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开设自己的媒体账号进行内容的推广和发布。随着4G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在满足用户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娱乐的需求方面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4G将催生更多的微阅读、微应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微”模式的新的业务形态。在4G时代,移动化、社交化、碎片化将进一步成为信息发布和消费的潮流。

  (五)个性传播是主要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也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向。在4G时代,移动通信的便携性、移动性、时效性、私密性等特点,为媒体的个性化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而个性化传播也成为媒体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媒体的内容制作流程、标准和盈利模式都将发生变化。

  个性化传播是从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向现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分众传播转折的标志,它的基本特征是满足用户选择和定制信息与服务的需求。在4G时代,媒体不仅要向用户提供独特的个性内容和推送渠道,更重要是要生产能够满足用户选择和定制需求的信息与服务。因为,在4G移动通信环境下,面对用户手中的移动终端,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将越来越没有“落脚”之地,只有被用户选择或由用户定制的信息与服务,才是有效的和有价值的信息与服务,才能真正“落脚”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

  (六)用户价值是运营核心

  进入4G时代,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疆界日渐模糊,新闻资讯内容不再稀缺,而用户的“注意力资源”成为最具价值的因素。媒体运营模式将从传统的广告模式向用户模式转型。

  在4G技术条件下,移动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广告成为一个与用户实时互动的信息流。一方面,媒体要注重对广告主信息资源及隐藏在其后的产品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用户、潜在用户的信息资源以及隐藏其后的社交网络、人脉圈子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在这种模式下,移动新媒体将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会化的媒体营销模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