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03.05.2016  08:21

    看着《兰州日报》“金城工匠”栏目里兰州各行各业“工匠”们的成长轨迹,读着《卫星核心部件兰州制造》的详尽报道,笔者感到,一个似乎在被渐渐遗忘的名词——“工匠精神”再次成为媒体“热词”和议论的焦点。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兰州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9大任务、10大重点发展领域和5项重点工程的今天,更需“工匠精神”。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扬,让“工匠精神”在教育中“扎根”,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助力“兰州制造”。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敬业的源头培养。兰州制造要迈向精品制造,怕的是“差不多”的态度,急需的是追求极致和精益求精。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检修发动机时,如果飞机螺旋桨监测中发现一个小斑点,检修工都会将整个螺旋桨全部拆掉组装,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需要从教育的源头点滴培养。要把工匠精神及早融入教学内容中去,让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心,使更多产业一线的工人成为系统教育下的专业从业者,让巧匠、巨匠源源不断、后继有人。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壮大兰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实力。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尽快推动职业教育“出城入园”,做大做强兰州新区职教基地。要围绕搭建中职与高职互通的立交桥,构建符合兰州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完善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设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经费标准和专业设置标准,完善职业院校学科建设布局和课程设置。要明确办学目标,各职业学校要以改革的精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致力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敬业能力、专业能力、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担起推动兰州制造的责任。如: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对接新区城市功能布局和全省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起点、宽视野地做好教育资源整合,科学地规划职教园区入驻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发展。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便是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该体系要以《兰州市“十三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为依托,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有效互动:在“供应链”环节,实行优质生源基地建设方案,实行“3+2”“3+4”分段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链”环节,要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课程方案等制定,实施协同育人方式;在毕业生“需求链”环节,实行订单式培养方案,如实行“预就业”模式,学生在大四全年投放到企业进行实习。

    新时代急迫呼唤“工匠精神”,兰州更需一大批“大国工匠”的涌现来带动兰州制造业的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