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衣物成为资源社会“手心里的宝”

18.12.2015  06:21

    郭元鹏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很多家庭的衣柜都面临着“爆棚”的尴尬。旧衣如何处理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无奈的难题。来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年国人扔掉的旧衣服大约有2600万吨,多被掩埋、焚烧,对环境造成污染。

    与污染相比,回收旧衣服就显得环保多了。但是,这些回收的旧衣服都干啥了?会不会翻新出售?不久前,看到一则报道,宁夏一个社区准备做些好事情,回收居民的旧衣服救助困难群众,结果很是尴尬,这些衣服没人愿意要,以至于社区居委会成了旧衣服的仓库。

    旧衣物何去何从?有专家建议说,可以消毒、挑拣之后用于慈善事业。对于这种建议,笔者不赞同。再好的衣服经过别人穿戴,多多少少都有健康隐患。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每年都投入大量执法力量,把好国门禁止外国旧衣服流入国内的原因。再说了,这已经不是缺衣少食的时代了,尽管捐赠可以利用资源,却也是不安全的。

    目前在国内没有旧衣物回收企业,市民家中的旧衣物产生的又多,有的是因为款式陈旧了,有的是因为有破损了,有的是因为不合身了,大家又不愿意将就着穿,于是旧衣服成了一个社会病。

    想起我们小的时候,那个时候缺衣少食,旧衣服是个宝。不仅仅是一家好几个孩子轮流穿,而且还有人到家门口回收,旧衣服可以换些生活用品,缝衣针、松紧带,甚至是酱油、醋,都能换。而如今则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市民不再珍惜旧衣服,而对于企业来说,谁也看不上这点资源再利用的蝇头小利。旧衣服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这是很好的资源。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教授赵国樑就表示,涤纶材质服装,通过降解后可以重新生成涤纶,而且质量与之前没有差异;纯棉的服装也可以经过打碎等工艺,重新生成毛毡等填充物,九成以上的旧衣物都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这样看来,对旧衣服的资源利用,并不存在技术问题,而是无人愿意多管闲事。但是,资源又是珍贵的。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每年国人扔掉的旧衣服大约有2600万吨,如此数量巨大的旧衣服应该成为宝贵的资源,而不应成为污染环境的元凶,面对眼下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污染,就应该多做些事情。

    笔者建议,对于家庭旧衣服,应该从珍惜资源的高度,从爱护环境的高度重视起来。国家要扶持发展一批旧衣服资源再利用公司,可以在场地、技术、税负等方面进行照顾,以便造福社会。据报道,目前已经有几家服装企业参与了衣服的回收,用于制作玩具和汽车坐垫,对于这样的企业应该鼓励一下。当然,对于市民来说,也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少些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