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走高的“开学成本”是否真的必要?

09.09.2015  12:56

    “开学经济”年年有,而且是“蛋糕”越做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热度丝毫不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再加上现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新学期要有新气象”等思想的作祟下,为孩子学习做好后勤保障、配备精良装备,也就毫不含糊了——毕竟“再苦不能苦孩子”。新手机、新衣服甚至新电脑等“新式装备”,更是寄托着种种祝愿,成为开学报到的“必备”。而商家则瞄准这一“经济增长点”,费尽心思、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各样的新学期促销活动,在家长们盲目攀比心理的驱使下,一次性的开学消费怎能没有广阔的市场?

    然而,透过这份热闹,我们不难发现日益走高的“开学成本”最终带给学生和家长的,不仅仅是一份“血拼”后的沉重负担,更有一种无奈的浪费。就学生而言,“高大上”的开学用品,往往会成为他们在校园内攀比的“道具”,丢掉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不说,也会让校园里的“阶层分化”愈演愈烈。对家长来讲,为了不让孩子“没面子”,硬着头皮购买价格不菲的开学用品,加重的是经济负担,而且还容易把孩子往错误的消费观念上引导。

    此外,在家长眼中非常必要的安全投入也未必真的保险,就拿当下颇为火爆的儿童电话手表来说,尽管它有着智能定位防丢失的功能,然而毕竟只是一个被动防范模式,不能万事大吉。相比家长的安全心理需求,儿童心理的独立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家长最需要做的是教会孩子碰到类似被拐事件,应该如何主动防御。并在平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辨别危险程度,有主动规避风险的意识及一定的排险能力,而非将孩子的安全保障寄托在一个手机或一只手表上。

    记者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