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引多国批评

03.07.2014  04:53

7月2日,在韩国首尔的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民众手持标语参加抗议活动。 □新华社照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记者会谈修改宪法解释 □新华社照片

    7月1日,安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同时,数千名民众聚集首相官邸前抗议。抗议者中有退休人士和家庭主妇,也有在结束工作后赶来的上班族。许多人举着标语,高呼口号,“不要毁掉(日本宪法)第九条!”“我们反对战争!”“不要安倍!

    欧洲国家一些专家学者就日本安倍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一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此举破坏地区局势稳定,令人深感忧虑。

    日本专家:呼吁限制集体自卫权

    日本政府7月1日通过内阁决议案,决定解禁集体自卫权。一些日本媒体和法律专家认为,下一步应该设立相关机制,对行使集体自卫权作出限制。

    共同社认为,就行使集体自卫权创立相关的检查和限制机制将是一个优先事项;同时,首相安倍晋三可能被要求明确说明,如何在尊重宪法所倡导的和平主义的同时行使集体自卫权。

    许多反对安倍做法的人士认为,安倍内阁应该寻求以修宪的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即付之于全民公决,看看日本国民是否同意这一改变。然而,鉴于修宪的难度,安倍政府最终决定以修改宪法解释的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

    欧洲知名学者——

    日本此举破坏地区局势稳定

    欧洲国家一些专家学者就日本安倍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一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此举破坏地区局势稳定,令人深感忧虑。

    布鲁塞尔知名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管莎达·伊斯兰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很显然在国内不受欢迎,所以他不得不放弃原先的直接修宪计划。鉴于日本民意,安倍必须仔细权衡他的政策。她说,安倍此举不会促进亚洲安全,而是会加剧东北亚局势紧张。

    西班牙拉蒙·柳利大学教授奥古斯托·索托说,日本政府这一决定无助于日本的外交和海外形象。相反,这一决定动摇了二战后东亚和平与平衡的基石之一,将使亚太地区局势趋于不稳定,令人深感忧虑。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阿克塞尔·贝考夫斯基说,解禁集体自卫权不代表日本主流政治意愿。通过此举妄言要重新获得世界的尊重其实是可笑的,这是一个无力的承诺,或者说是一种符号,一种“安倍愿景”。

    ◆相关新闻

    安倍内阁支持率跌破50%

    日本共同社2日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后,首相安倍晋三内阁的支持率出现下滑。

    在共同社于1日和2日进行的电话民调中,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为47.8%,较6月21日至22日的上一次民调下滑4.3个百分点,也是安倍内阁的支持率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50%。共1010人接受这次民调。其中,40.6%的受访者不支持安倍内阁。这是安倍内阁在2012年12月上台以来不支持率首次突破40%。

    日本修改集体自卫权相关法律

    日本政府1日晚正式在国家安全保障局下设立专门小组,以加快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修改后的法律将于今年10月提交国会进行审议。

    据共同社报道,该小组由内阁官房副长官助理高见泽将林、兼原信克带领,分为联络部门与法律检讨部门,前者负责与相关部门联络沟通,后者负责研究与武力袭击对策相关的法律问题,成员共30人。

    由于日本现有法律都基于往届内阁不得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政府解释而制定,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通过后,必须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完善。预计修改的法律将包括《自卫队法》《周边事态法》《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等10多部。修改后的法律将于今年10月提交国会进行审议。      □均据新华社电

    集体自卫权安倍的八年“顽梦

    不顾舆论反对和民众抵制,日本政府7月1日闯关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最终版本。法新社报道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意推行的这一做法“是制定和平宪法以来日本防卫政策最重大的一次改变。

    集体自卫权,简言之就是当一个联盟中的一个成员遭受攻击时,将得到盟友的相互援助。

    以反恐名义为解禁“立名

    2006年9月26日,52岁的安倍晋三出任第90届日本总理内阁大臣,有着深厚的政治根底,祖父安倍宽是战后“日本进步党”的创建人,因反战及和平主义受到尊重,外祖父岸信介曾任日本首相,也是二战甲级战犯。安倍晋三年轻即从政,是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

    入主首相官邸三天后,安倍发表施政演说,强调要“建设新的国家”,并首次以官方身份首次提及解禁集体自卫权,原因是“反恐事件使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日本为国际社会作贡献抱以期待,是为了使日美同盟更有效地发挥机能和维护和平”。

    2006年冬天,安倍推行政权改革,焦点之一是模仿美国设立“日本版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此,“国家安全问题强化官邸机能会议”在11月仓促启动,安倍晋三亲任会长,他的幕僚向媒体透露,安倍将正式开始研究“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那将意味着“日本面临巨大转折”。

    不久,安倍召集了“日本版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景的首次会议,会后首相国家安全保障问题辅佐官小池百合子对记者证实,会上涉及了集体自卫权的话题。

    以日美同盟为解禁“探路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的宪法体系是在华盛顿的主导下搭建的。对于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清楚美国的取态是绕不过去,为此他在2007年首次发表施政演讲时就刻意表示,除了反恐的需要,同美国建立更紧密同盟关系也是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重要原因。

    2007年春天,安倍访美,并将解禁集体自卫权作为与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会谈的内容之一。据日本《产经新闻》披露,在会谈中,安倍详细向布什说明日本政府的计划及步骤。据报道,为了抵消华盛顿的疑虑,安倍的幕僚提议,要紧紧围绕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商谈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此,安倍向美方解释说,日方围绕解禁将讨论的具体内容包括:在射向美国的导弹飞越日本上空时,日本可否利用导弹防御体系予以拦截;在公海上,海上自卫队与美军舰船一同行驶时,若美军舰船遭到攻击,自卫队可否予以反击等等。

    从美国返国三个月后,日本于2007年7月举行参议院选举,安倍领导的自民党惨败。安倍重组内阁,并有意暂时放弃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色彩”政策。然而败势难挽,2007年9月12日,安倍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时突然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和内阁首相职务。此时,距离安倍出任首相还不到一年。

    以和平之幌为解禁“开道

    时至2012年冬,日本政坛选战再起,12个政党的候选人展开竞逐,投入选战的安倍提出一个“全套政策规划”,核心内容包括修宪主张。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他以自民党总裁身份提出了自民党在众议院竞选中的纲领,具体内容包括:一、以日章旗为日本国旗,以“君之代”为国歌;二、明文规定(放弃使用武力)不妨碍启动自卫权,日本将拥有国防军;三、新增应对武力攻击和大规模自然灾害的紧急事态条款等。

    2013年2月15日,安倍在首相官邸召集专家会议讨论创设日本版国家安全会议,会后消息指,解禁集体自卫权被提上日程,在会议上,安倍提到所谓外部“威胁论”,并以此作为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重要理据。

    同当年秋天的访美行程中,安倍就其内政外交与华盛顿沟通,据报道,安倍再次就解禁集体自卫权向美方进行了详细解释,谈及理据,安倍继续大谈所谓外部“威胁论”,还抛出一套新的“积极和平论”。

    返国之后,安倍明显加大了解禁的推行力度,只是因为联合执政的公明党态度谨慎,加之很多国民反对,安倍原计划2013年底完成的修改集体自卫权宪法解释的日程被推延。

    2013年自民党在参议院大选获胜之后,安倍消除了参众两院“扭曲国会”局面。进入2014年,安倍下定决心不再放慢步伐,即便遭遇来自政党和民间的强烈反对。

    据报道,自民、公明两党6月27日举行磋商,政府官员表示定于7月1日在内阁会议上决定修改宪法解释。公明党干部私下说,(首相)官邸方面传来“威胁”称,“即使辞退来自公明党的国土交通相太田昭宏也要实现(解禁)”、“秋季解散众院也有可能”。

    至此,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对于安倍的做法,日本《外交学者》文章指出,安倍的历史修正主义,加上日本的军力扩建,将继续令日本制造不必要的摩擦,进一步动摇战后秩序的基础,“现在,世界开始明白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真实意图了。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