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不能带来真正和平

16.06.2014  10:41

  即将前往北京出席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积极和平主义”是一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

  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将于本月下旬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追求共同安全:和平、互信、责任”。鸠山由纪夫将连续第三次作为嘉宾出席论坛。对此鸠山认为,中国主办这一论坛,发出和平讯号,这对亚洲整体和平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不久前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鸠山指出,在那次对话会上,安倍散布“中国威胁论”,宣扬以所谓“价值观”区分你我,并基于这一思维讨论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这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在拉帮结派。鸠山说,把参与对话者分成自己喜欢和讨厌的阵营,只跟自己喜欢的阵营谈合作,这就不能称作是对话。而相比之下,世界和平论坛主张通过对话,求同存异,是更具建设性的论坛。价值观不同的人和国家通过对话克服价值观差异,找到利益共通之处,这才是对话的真谛。

  鸠山指出,以所谓“价值观”分类,把与己不同价值观的国家视为威胁,主张对其武力压制,这就是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的思维方式。然而,这种想法太狭隘。他还强调,如果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那就意味着开启了通往战争之路,意味着将来可能会与美国等国家一起参与战争,而战争与和平是绝对水火不相容的。日本放弃和平主义就意味着放弃了国家的真正之宝。

  鸠山进一步指出,安倍政权鼓吹“价值观外交”、“自由繁荣之弧”,煽动对中国的警戒和对抗,试图拉扯“中国包围网”。但美国并不一定会赞成日美联手压制中国的想法。安倍政府搞“价值观外交”、“中国包围网”最终可能导致日本自己被孤立。国际社会难免会问,日本为什么要对其他国家行使集体自卫权?为什么要出口武器?为什么要走上更容易发动战争的道路?当其他国家反过来觉得日本才是威胁时,就会孤立日本。日本想包围别国,结果很可能自己被包围。

  鸠山还认为,安倍政府对美国的真实战略意图存在误读,以为反复强调日美同盟纽带的重要性就能讨得美国欢心。其实对美国来说,中国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种大趋势。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信会议上提出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为核心的亚洲安全观,引起鸠山的强烈共鸣。他说,自己对习主席提出的倡议很感兴趣,尤其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提法。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为提高亚洲整体信赖关系展开合作。现在的日本领导人没有这种合作意愿是不行的,日本也应该参与到这种合作的命运共同体当中。

  鸠山认为,在通往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首先要克服邻国之间的相互厌恶感,改善国民感情。邻国之间感情对立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等问题,这需要从历史事实中找出解决方案。尤其是日本,应该有更大的勇气正视历史事实。

  鸠山说,要克服日中关系中当前的困难,钓鱼岛问题不能回避。当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中国总理周恩来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是事实。将争议留给后人解决,这是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值得继承,日方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一精神。此外,中日两国应该继续在教育、经济、环境、文化等领域创造合作和交流机会,形成从高层对话到民间交流的各层面交往,这样两国关系才会逐渐得到改善。

  2012年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后,中日关系陷入新的低谷。鸠山在这种大背景下曾多次访华并发表公开演讲,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主张日本应正视事实。他认为,日本民众需要更多地了解历史事实,要有正视事实、承认事实的勇气。

  他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日本,也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毫无疑问,很多日本人希望与中国搞好关系。(记者 冯武勇 刘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