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金城悲泣送别英雄——魏玉川同学追悼会昨日举行

20.10.2014  12:38

        肃穆的菊花,寄托对英雄崇高的敬意;低垂的挽联,映衬出英雄见义勇为的崇高;凄婉的哀乐,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悲痛。10月11日上午,为救落水少女英勇献身的魏玉川同学的追悼会,在兰州市华林山殡仪馆怀远厅举行。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智平,省文明办副主任王琦,团省委副书记董安宁等领导,兰州理工大学全体校领导、师生代表以及魏玉川生前的同学、朋友等1000余人前往吊唁,送魏玉川同学最后一程。

        金城悲泣寄哀思

        当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兰州华林山殡仪馆,尽管距离追悼会开始还有1个小时,前来送别玉川同学的人群已经陆续赶到。追悼厅内布满了花圈及挽联,“沉痛悼念魏玉川同学”的横幅下,是魏玉川同学的遗像,照片中那憨厚的笑容,飞扬的青春,一如往昔。一副“见义勇为品如玉,大爱无疆情似川”的挽联挂在两侧。会场中央,魏玉川同学静静地躺在灵柩内,面容恬静,似乎只是在熟睡。素雅的花丛围绕在魏玉川同学遗体的四周,淡淡的芬芳仿佛他崇高的品行。

        “英雄的家属来了,请大家给他们让条道!”前来悼念的人们一边后退,一边把目光投向了英雄亲属走来的方向。“呜,呜……”随着轻轻的呜咽声,玉川同学的父母和亲属被人搀扶着走了进来。母亲由于连日以泪洗面,看起来疲惫不堪。他们的悲伤也立刻感染了众人,几位女大学生忍不住失声痛哭。在泪的海洋中,前来吊唁的人群越聚越多。

        追悼会于上午10时开始,由兰州理工大学校长王晓明主持,低沉的哀乐缓缓响起,前来吊唁的人们向魏玉川同学遗体默哀,此时,魏玉川同学的家属早已泣不成声。随后,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贵富怀着沉痛的心情回顾了魏玉川同学为救落水少女英勇献身的事迹,“魏玉川同学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音容宛在,他用生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勇事迹,他的英名和精神,必将在陇原大地,母亲河畔永远流传!”。

        “玉川青春的脚步定格在了21岁,这个追逐理想的年纪。然而我觉得他不会后悔。他生前就以曾在汶川地震救援中荣立二等功的表叔为榜样,常常憧憬着有一天能像表叔一样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和人民。而今,他做到了!”玉川生前所在的机械电子工程二班班长马世昌,在追思发言时禁不住几度哽咽。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会场内异常的安静。此时此刻,沉默是对见义勇为的英雄最崇高的敬意,泪水是对玉川同学最深沉的怀念。在之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吊唁的人群依次走近魏玉川同学的遗体,与这位见义勇为的好学子进行最后的告别。

        玉川同学,一路走好!

        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见义勇为、英勇献身的兰州理工大学学生魏玉川同学,用他21岁的年轻生命,做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为救落水的13岁少女,魏玉川毫不犹豫跃入黄河,留在世间最后的画面,就是他单手托起少女,在漩涡中奋力划水的身影……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学子感人肺腑的英勇事迹。

        “我曾经当过玉川同学的班主任,玉川是个乐观,纯净,积极的孩子。他很听话,学习也很刻苦。玉川非常值得我们敬佩,他是我们兰州理工大学的骄傲。作为魏玉川的老师,我感到万分悲痛。”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冀宏说。

        “好兄弟,一路走好!”在同学们的手机里,依然存留着魏玉川同学在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屏幕上,魏玉川依然在校园中欢笑,在篮球场上奋力奔跑,在整洁的书桌前学习,他与宿舍兄弟的情谊,他幽默开朗的性格,豪爽自信的笑容,给大家带来的温暖和阳光……一切,仿佛都还在。

        “玉川是我们的好同学,机电二班的好兄弟,你虽然在冰冷的黄河里永远睡去,但机电二班永远也是30个人,你不曾远去!”王进才同学说。去年9月,作为大一新生的魏玉川,背负行囊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一年零一个月后,这位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好学子,却永别校园。但对于魏玉川的同学们来说,那个熟悉的“萌哥”似乎从未离去。

追悼会现场,除了魏玉川的老师、同学和好友,还有不少与他素不相识、被他感动的市民,自发前来悼念玉川同学。“我虽然不认识魏玉川同学,但从报纸上看到了他的英勇事迹,今天就特意赶过来,送送这个舍己救人的好小伙子。”56岁的市民周艳萍说,魏玉川同学用实际行动书写了90后大学生的人性光辉,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见义勇为的壮举,他会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