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能力

26.01.2017  10:36


回顾2016年,我省取得了减贫1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降至9%等一系列骄人成绩。成绩弥足珍贵,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面上容易解决的问题大多都已经解决,剩下都是个性化的问题和最不容易解决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更多的智慧,下更大的功夫,不断提升攻坚拔寨的能力。


首先,客观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行动。有机构做过测算,县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贫困发生率减少0.9个百分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去年全省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68个县市区的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43%。这严重制约着对脱贫致富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近五年我省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虽有大幅提升,但与全国其他地区比、与城镇比,建设水平还是低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还很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滞后是我省的现实省情。


其次,从帮扶的角度讲,一些地方、部门和干部还没有进入真扶贫、扶真贫的状态。有的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投入精力、担起责任、进入角色;有的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或集中打造亮点和所谓的政绩,或将扶贫政策、项目挂在了墙上,没有真正落地;还有一些地方帮扶方式、管理还不够精准,有的依然走给钱给物的老路,对特殊困难群体没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主观因素来看,有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一方面,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还没有根本转变,“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部分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弱、愿望低,自我脱贫的潜力还没有激发出来。另一方面,宣传、教育、培训、动员、组织还不到位,对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尊重还不够,一些扶贫项目和活动还没有紧紧围绕贫困群众的需求来进行,没有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自觉“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只有不懈奋斗,脱贫梦才能成真。随着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我们将要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就倒逼我们要不断增强打攻坚战的意识,树牢精准意识、树牢担当意识、树牢碰硬苦干意识,提升打攻坚战的能力和水平。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难在精准,成败也在于精准。因此,要精准地研究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把政策精神吃透,把“精准”二字贯彻扶贫识别、帮扶、验收、退出和工作指导全过程。在此基础上,紧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人口和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因人因户施策,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精细。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几代人的梦想,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走完的长征路。这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担责、严把关口,切实让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监管、驻村帮扶等举措落地生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攻下最后的“堡垒”,“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既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实干精神,也要对重点环节,撸起袖子,“一环紧扣一环抓、一锤接着一锤敲”。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集中解决脱贫最突出的危旧房改造、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富民产业培育等难点焦点问题,使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有根本性的解决,为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圆满如期完成脱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