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建小康房 更要重公共服务
中国兰州网1月30日消息 (张子恒)农民的房屋标准提高了,新农村建设就达标了吗?答案是不一定。近年来,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很多乡村的小康房布局统一,漂亮美观。但是,仅有好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如同城里人考虑小区环境、物业水平、城市管理一样,农民朋友也需要享受应有的公共服务。因此,小康房建成后,创新公共服务运行管理机制不可缺位。
建设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是硬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乃软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才能持续感受农村公共服务带来的变化。
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多年前曾经光顾的乡村,农民群众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盖了新房,换了家电,买了农用车,小家庭的日子过得可谓红火。可是,村容村貌却变化不大,还是那几条土路,路两旁堆着秸秆柴草,村口生活垃圾任意丢弃,污水横流。其实,农民朋友何尝不愿意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
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力求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乡村道路在硬化,自来水工程在延伸,“村村通”项目覆盖面更广,乡村读书室、卫生室、幼儿园等设施日益完善,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值得一提的是,公共服务设施建好仅是起步,日常运营维护尤为重要。
现实情况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重建设,轻维护,甚至不维护,极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庄浪县通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村级环境治理、村级文体设施、村级社会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等项目的运行维护,从而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营有了机制保障。就拿垃圾堆放这件事来说,村里不仅统一配置了垃圾斗,还安排了保洁员,而这样的管理模式是群众提出并实施的。庄浪县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复制粘贴,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特别是在事关公共设施的维护、保养,公益项目资金的使用等公共事务上,资金由财政适当补贴,发动群众共同决策、共同实施,从而使群众意愿得到了最大化体现。
与建设比起来,日常运营维护更是一种注重生活质量的理念,一种追求美好新生活的态度,需要细水长流,需要真正为群众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