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选择哪种生活,都是对的

15.07.2015  11:56

【编者按】对你而言,哪种生活更有吸引力?小地方的简单、安逸和体面,还是大城市的多元,自由?其实,无论你选择哪种生活都是对的,人生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任何一种生活状态都应该被尊重。

母亲说,从去年中秋节开始,节庆都是年轻人串门送礼了。父亲为此揪然不乐,别人都是年轻人,如果自己还亲自上门送礼,就颜面扫地了。最后让姐姐从市里开车回来代他串门才算作罢。这段话里涉及到两个关键词。一,孩子;二,车子。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奢侈品。

在县城的年轻人是舒服的。有车有房在北京是苛求,在县城是标配。环顾我的家族,不论是公务员,还是做小生意,家家都达到了。生了孩子,通常是外婆比母亲更辛苦,她们更有经验,更没有自我或者说忘我。若不幸失业,上一代的退休金会与年轻人共享,若精打细算,一个老人能养活一家三口。住在家,一日三餐,都是老人做。他们承担了保姆、育儿嫂、金主的全部功能——那么,孩子干什么呢?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孩子是用来克服死亡”,那是孩子的终极属性。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像必需的奢侈品,与其相比,家族聚会时穿的皮草、购置的汽车都不算什么,什么比一个有稳定职业、温和礼貌、按时婚育的下一代更能拿得出手,更令人获得心理的慰藉。

春节聚会的七个家庭,每一家都有车子,除了我们。我喜欢走路,之前春节聚餐完毕,跟母亲把臂散步回家于我是件乐事。但直到今年,散场后坐上我姐夫的车,坐在车中,看着其余尚未离去的亲戚伫立寒风,我恍然父亲在过去这些年的失落。为什么在历数我的过错时,他耿耿于怀我县城的前同事都有了车。是我执意离开故乡,让他丧失了一位老人应得的体面。

同时,县城中也开始堵车,据说早晚上下班时,主干道堵得一动不动——所谓的主干道,只是一条两车道的马路,两边还摆满小吃摊水果摊摩托车。在这样一个小城,汽车不及自行车便利,徒步穿过老城不过半小时,满街都是三轮或出租车,电三轮起步两块。汽车,与其说是代步必需品,不如说它是心理慰藉品。从这一点上,它和孩子的功能接近。

县城生活的节奏是养老式的缓慢。家里是网络电视,网上有的,电视上都有。我在北京看什么,在这里也能看到。去年春节我看完了在北京时没时间看的《唐顿庄园》和《傲骨贤妻》,今年看完了《奇葩说》第一季。在北京,我对浪费时间有原罪般的内疚。但在老家,我彻底放松下来,好像躺在柔软有吸引力的沼泽之上,无限放松地向下沉。我很快习惯整天开着电视,同学来串门时也开着“我是歌手”,做背景音乐。是做了母亲的同学提醒我:不看就关了吧。因为限制儿子看电视,她对电视十分敏感。而回家几日,我已经不敏感了。当然,写东西时不能开着电视,但是在老家,要干什么事的欲望也已经晾在那片沼泽上,伴随我的紧张焦虑无限放松地向下沉沦。

一位朋友说过,生活就该是艰难的,因为上坡永远是辛苦的。如果你觉得轻松,那么你就是在下滑。可是,轻松的生活并非没有吸引力。爷爷的第三代有十三人,县城八个,其余四人在本省,只有我一个跑得最远。我的初中同学多在本地,两个在南方生活多年的女生,近两年也选择回来。开美容院的女生感慨还是老家好,办事情方便,在外面太辛苦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是,这些在外漂泊,按说历经风霜的女生,比留在老家,生活安逸的女生显得更年轻。大城市的焦虑如同鱼缸中投放的鲢鱼,追咬着人们,使其不敢发胖不敢变老。

县城的大部分年轻人有一份体制内(政府或国企)的工作,若无仕途野心,工作不会有太大压力也不会太过忙碌,只是一份谋生的差事。我没有看到在北京我见过的、谈到创业或梦想时,发光的然而也隐藏焦虑的眼。就个人而言,轻松的生活是有吸引力的,跟妈妈一起看偶像剧不动脑子地度过一个晚上是有吸引力的,站在这样的生活望向北京的生活,我几乎想问自己,难道焦虑的生活就没有原罪吗?

县城的生活看似闲适,但也有自己的节奏,且异常顽固。我同辈的十三人,除了我都已结婚生子。一个年轻人,从小学习好,长得精神,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待人礼貌,但如果你到岁数还不结婚,就什么都不是。临行时,姑姑姑父到家探望父亲的感冒,重新告诫我要学习莫言写正能量后,姑姑劝我早日结婚,哪怕是北京农村的也可以。只要一结婚,就能有北京户口。曾是一名官员的姑父面带洞察世事的笑容:她哪会看得上,否定了姑姑的建议。转头忽然指我大喝:但无论如何你不能做丁克,这是最大的不孝!最大的罪过!声音太大以至于我没有听清,他走后我问母亲,才弄清楚他说的是“丁克”。

那些不把繁衍当成最大人生目的的年轻人,在这里日子大概会很难过吧。我想起我的朋友圈。县城的亲戚自成一派,风格极为统一,除了养生,最多的文章是制造一个敌人如美国或日本,称某事为敌人阴谋或号召抵制日货,文章逻辑不强但有强烈的情绪,这不克制的情绪化让我警醒。同时我发现,年轻人转发内容和老年人的并无不同,显示出思想的高度同质化。相比之下,大城市的友邻关注范围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本身弥足珍贵。

当然,在县城的年轻人,也有独立思考、不和老年人一样的,奇怪的是,在我的朋友圈里他们都很沉默——想想也知道,在一个高度一致性的环境,一个异类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沉默。

注: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沉默的年轻人·2015回乡速记3 》,选自绿妖文集《沉默也会歌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