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 有人管(经济聚焦)
4月份以来,国内多地机场接连发生的无人机扰航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当前我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如何?无人机“黑飞”给航空安全造成哪些影响?相关部门会怎样管理无人机?针对这些问题,5月1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4月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数据,介绍民航业发展各项情况,并表示将对民用无人机通过实名登记注册等手段加强管理。
无人机违飞严重威胁航空安全
4月份,全国航班运行总体安全平稳,共保障各类飞行409398班,日均13647班,日均同比增加7.95%。全国航班正常率为71.9%,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无人机违飞,成为拉低航班正常率的原因之一。去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昆明、成都、重庆、西安等多地已多次发生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影响民航运行的事件。
4月份发生的多起无人机扰航事件,不仅影响航班正常率,影响民航正常运行,一些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还给旅客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民航局统计,4月份成都、杭州、大连、南京、上海共发生13次无人机影响航班运行事件,特别是成都双流机场受到9次影响,造成34个航班取消、112个航班返航备降、142个航班空中和地面等待。进入5月,无人机扰航仍在发生。5月1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又受到无人机影响,造成43个航班备降、2个航班返航、地面等待延误航班67架次、58个航班取消,候机楼滞留旅客6000人。
除了无人机,导致4月份航班延误的还有天气和空域活动等原因。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党委书记张春枝表示,天气原因占延误航班的43.17%,主要是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进入雷雨季节。其次是受到空域活动的影响,这一因素占延误航班的30.77%。此外,航班量增长和重要活动保障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航班正常率。
无人机实名注册是管理无人机的基础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具体怎么管却一直是业界难点。“民航局高度关注民用无人机的安全、发展和管理,但无人机管理确实是个系统工程,无人机管理之所以这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属性的特点突出,单靠一个行业、一个部委、一个单位很难有效地管理,必须协同发力。”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瑞庆说,“同时,无人机与传统的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有组织的活动不同,很多持有者都是个人,而且人数众多,现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其特点和发展。”
为了遏制无人机影响民航运行事件多发的态势,民航局目前正在开展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像我们买了车首先要有车牌一样,这样有利于掌握无人机发展情况,规范对航空器的管理,实现无人机行为的可溯性,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张瑞庆解释,无人机登记注册后,接入无人机运行云平台,就能够实时跟踪交联无人机飞行情况,在靠近机场等禁飞区域就会发出警告提示,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电子围栏等技术保障安全。
张瑞庆强调,根据《民航局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管理要求》,无人机拥有者需在民航局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上实名登记,这是强制性的。“首先是要求在出售和经营的时候商家就对购买者进行登记。登记以后,就会上传到系统。”目前,民航局已经初步完成了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将于5月18日上线运行,6月1日起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2017年8月31日以后,未在系统中登记的无人机飞行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同时,民航局也在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办法。张瑞庆介绍,过去刚开始遇到无人机扰航事件以后,停航时间较长,给广大旅客带来的影响也较大。通过不断总结改进,目前无人机扰航事件对运行的影响在逐渐减少。“造成航班延误去年最多的时候有2—3个小时,现在最多半个小时。处置无人机后航班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张瑞庆表示,无人机扰航也引起了公安部等相关部委重视,下一步要加强协同,通过空管委办公室无人驾驶航空器部际联席制度,严肃查处违规飞行。
未来,民航局也将加强技防手段的创新。近期在首都机场布控的4个无人机监控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实时发现、及时控制一些无人机飞行。包括最近受干扰的重庆、深圳、成都机场也在部署这些监控手段。张瑞庆介绍,自民航局建立了无人机运行云平台管理制度后,目前已有3家云平台为无人机飞行提供服务,今年共实现5.48万架次的无人机飞行跟踪管理。
当前我国民航创最好安全纪录
虽然有了无人机这个“新威胁”,但总体来看,今年民航发展各项数据好于预期,安全形势整体平稳。
今年1—4月,我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4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5%;完成旅客运输量1.75亿人,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1.57亿人、0.18亿人,同比分别增长13.5%、7.9%;完成货邮运输量214.6万吨,同比增长5%。
其中,4月份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7.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完成旅客运输量4402万人,同比增长10.7%;完成货邮运输量57.5万吨,同比增长6.3%。
同时,今年以来我国民航安全形势总体也呈现平稳向好态势。4月份,全行业实现运输飞行84.6万小时,同比增长10.6%;通用航空飞行7.6万小时,同比增长13.9%。截至5月14日,我国民航实现运输航空安全飞行80个月、5000万小时,创造了我国民航历史上最好的安全纪录。
截至2016年底,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0.02,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0.22,美国为0.04。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0.04,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0.43,美国为0.08。总体来看,中国民航近10年的安全水平高于世界民航同期平均安全水平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