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旅游:这个冬天不再“冷” ——我省冬春旅游快速增长的启示

02.01.2017  18:02

  “喝了‘出关酒’,安康到长久”……2016年11月27日,已是冬日,敦煌阳关景区却“暖意”浓浓,几名古装打扮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批团队游客举行“出关仪式”。游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体验了一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觉。有游客不禁感叹:冬天到敦煌旅游还真是别有一番味道。

  其实,阳关景区的“暖”折射的正是近年来甘肃冬春旅游的“暖”。数据显示,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全省接待游客5095万人次,旅游收入312.5亿元,淡季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四年实现25%以上的增幅。

  近年来,为破除甘肃冬春旅游坚冰,实现旅游“四季均衡”发展,我省大做淡季旅游文章,探索出了一些好经验,取得了一些新成效,对全省旅游业发展有诸多启示。

   启示一:“劣势”也可以变优势

  在传统观念里,甘肃冬春季节寒冷,不适合旅游。而事实上,这些看似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

  “冬春季节来甘肃,一是可以看不同的风景,二是可以游得更好。”省旅发委副主任王富民介绍。进入冬季,甘肃的自然风光并不因气候变冷而减色,反而添了雪景、冰瀑等诸多夏日难得一见的景观,而游客在参观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麦积山等丝绸之路人文景观时,也可以避开旅游高峰,获得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碌曲郎木寺大法会、文县白马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民俗活动更是为我省冬春旅游增加了“卖点”。

  以莫高窟为例,2016年截至11月底,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30万人次,其中48%的游客集中在7、8两月。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助理宋淑霞介绍,与旅游旺季的一票难求相比,冬春季节不但门票价格减半,参观内容也超值,游客可以参观12个不同时期的洞窟,较旺季增加了4个,同时有充足的时间与专业讲解员互动交流,还可以办理特窟参观,来一次深度游,而这些恰恰是旺季所不能实现的。

  莫高窟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旅游淡季游客持续增加,很多游客都是一大早儿进去,一直参观到下午闭馆才出来,反馈的参观体验也都不错。

  “现在,游客出游观念逐渐从过去的追求‘性价比’转为更加注重‘性能比’,从这个趋势来看,甘肃冬春文化旅游正好是游客的绝佳选择。”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裴建宏分析。

  对于甘肃而言,发展冬春旅游,变“劣势”为优势,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才会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

   启示二:“请进来”更要“留下来”

  “请问此处可是敦煌?”2016年11月26日晚,兰州游客王彦在观看完《又见敦煌》情境融入式演出后,依然沉浸其中,不断重复着剧中台词。

  由于工作关系,王彦经常往返于兰州和敦煌之间,《又见敦煌》自9月在敦煌首演后,他已看了4次,不同以往的演出形式和大气恢弘的制作让他看了还想看。而来自重庆的游客丁一凡带着全家人来敦煌旅游,为了看《又见敦煌》专门多安排了一天行程。

  如今,观看《又见敦煌》成了游客到敦煌的必选项目。更让人期待的是,敦煌大剧院还将启动新春演出季,舞剧《丝路花雨》、儿童剧《冰河大冒险》、俄罗斯舞剧《天鹅湖》等中外经典剧目将在冬春季节轮番上演。

  从2015年的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到2016年的《又见敦煌》,再到新春演出季……文化演艺已成为拉动敦煌旅游消费、特别是冬春旅游消费的新亮点。无疑,在如何“留住游客”的问题上,敦煌为全省提供了一个范本。

  一方面打造高端文化演艺项目,使出“撒手锏”;另一方面适应市场需求,推陈出新优质旅游产品,打出了“组合拳”。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留住游客,增加旅游消费,突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依托甘肃冬春旅游资源,我省连续3年向社会推介冬春旅游产品,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冬季欢乐冰雪游、冬春文化研学游、陇东南寻根祭祖养生保健游、多彩民俗游、生态观鸟游等五大主题冬春旅游产品,并在客源地市场有了相当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作为我省最大的地接社,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从两年前开始陆续推出“到敦煌过大年”“来兰州学做牛肉面”等适合慢游甘肃的淡季个性旅游产品,受到了江浙、川渝等地游客的欢迎。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裴建宏告诉记者,有了第一年的好口碑,到了第二年一些产品常常被提前预订一空,2016年旅行社更是在旺季就早早策划上线冬春旅游产品。

  “旅游发展到今天,游客越来越注重文化体验,要让游客旺季来了,淡季还想来,靠的是服务升级、产品升级,最终实现消费升级。”裴建宏说。

   启示三:顺势而为,更要乘势而上

  “这几年游客对丝路文化、甘肃文化和敦煌文化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这为我们推动冬春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裴建宏深有感触。

  究其原因,裴建宏认为首先是“一带一路”建设红利不断放大,丝绸之路旅游持续升温,其次得益于近年来各级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广,连续5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特别是首届敦煌文博会的举行,对甘肃旅游走出去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节会邀请来众多海内外知名旅行商考察踩线,这些做法务实而有效,很多外地旅行商主动找我们对接开发甘肃冬春旅游市场事宜。”裴建宏说。

  当然,有了良好的契机,还要有务实的作为。事实上,我省从2013年启动首次冬春旅游季活动以来,活动规模逐年扩大,覆盖面持续拓展,促销力度不断加大。

  2016年,省旅发委修订发布《鼓励旅行社“引客入甘”旅游的补贴办法》,冬春组团补贴较旺季增加40%,各市州政府纷纷出台“引客”奖补政策,提高奖补幅度;

  机场、航空公司、铁路部门齐发力,加密航线、重点旅游城市不停航、推出“机票+宾馆+景区”的大礼包;

  敦煌市推出百万陇人游敦煌等活动,冬春季节省内游客可免费游鸣沙山·月牙泉、阳关、雅丹三大景区;张掖市推出“一元游张掖”冬春旅游狂欢节活动;兰州市启动首届文化旅游惠民季活动……

  据统计,2016年全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涉旅行业推出的促游优惠措施已超百项。

  不难看出,推动冬春旅游发展,已经从最初旅发委等少数部门的“分内事”,变成了多市州、多部门、多行业共同参与的“大事儿”,并形成了多层次、多平台、立体式的营销网络。思路越来越广,办法越来越多,冬春旅游的势头自然越来越猛。

  “真是一年比一年好,目前预订冬春旅游产品的团体和散客还在持续增加,预计2016年淡季我们的接待量将较上年翻一番。”裴建宏信心满满。(记者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