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29.04.2015  04:00

    据新华社电在A股突如其来的大牛市面前,困扰监管部门已久的IPO“堰塞湖”问题似乎已经迎刃而解,随着IPO供给力度的明显加大,一级市场甚至可能会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过会企业的质量将再度受到考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大新股发行力度,似乎是监管部门在当前“疯牛”的市场情况下既要保持市场向上趋势,又要给市场适度降温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4月23日,证监会宣布当天按法定程序核准了2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这批25家首发企业,是根据市场情况和首发审核工作的进度在本月内核准的第二批企业。下一步,在继续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将适度加大新股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核发两批次。

    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A股已经通过发审会但尚未发行的公司为42家,不足一个月的“库存”,而从排队企业的数量来看,截至4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562家,其中,已过会34家,未过会528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85家,中止审查企业43家。以485家企业为基数,按照每月50家的发行数量粗略估算,考虑到通过比率,目前的排队企业甚至有可能在今年年内就发行完毕。

    这一现象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首先,对于新股发行改革、注册制的实施步骤,监管部门在一级市场的供给端并没有提前做好相应规划。过去,大量企业积压在排队阶段,企业的融资和上市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形成了IPO“堰塞湖”。而现在,当监管层需要通过加大新股供给来给市场降温的时候,却又发现手中“子弹”有限。

    其次,目前存量过会企业数量有限,发行速度又骤然加快,引发了市场的另一个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要加大新股供给,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于企业的审核要求。因此,从长远来看,随着注册制的实施,A股IPO无论是发行节奏还是发行定价,最终都要实现市场化,监管部门最终都要把监管力量放到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上来,而不再对企业的质量和盈利能力做实质性审核。但在现阶段,尤其是在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过程中,考虑到企业上市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发行人有足够的动力“铤而走险”,不惜以财务包装甚至造假谋求上市的公司很难说已经绝迹,监管部门仍然有必要严把审核关口,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在加大新股供给的同时让部分“害群之马”流入二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