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后长川小站的春运

04.02.2019  02:32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后长川小站的春运

 

  

   列车的汽笛声渐渐远去,冬日暖阳照临坐落山头的甘肃白银王岘乡后长川车站,几间低矮的站房,两条无限延长的铁轨,红绿交错的信号机,列车从连绵山丘之间疾驰而过。一眼望去重重叠叠的荒凉山丘更加映衬出后长川车站的孤寂、顽强。

   早晨8点,53岁的崔剑开始起床洗漱准备接班。

   崔剑所在的后长川车站在白银市王岘乡后长川村后的山梁上,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务段管辖的一个五等小站,1956年随着包兰线开通运营而建。运营时间已有一甲子之久的包兰线是单线铁路,一个区间只能有一趟列车开行。上下行的列车,对向交会或者同向待避,都要在这个五等小站完成。列车能否安全、有序通过后长川车站,调度指令也从五等小站发出。每当有列车通过后长川车站,值班员要按规定与邻站办理闭塞、开放信号、与列车司机进行车机联控。

   后长川车站在编职工一共6人,平均年龄53岁,站长负责站务和应急工作,崔剑等4名值班员执行“四班倒”轮班。在一个轮班周期里,值班员10小时一倒班,循环着值班、睡觉的两种状态。值班员崔剑在后长川车站已工作30年。5052个“安全天”换算起来,这个小站14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崔剑宿舍的桌上摆着全家福

  崔剑与列车司机进行车机联控

   时光回到30年前。1989年,23岁的崔剑从部队退伍,成为兰州车务段的一名铁路职工,刚退伍的崔剑作为共产党员主动请缨,要求去艰苦的小站。这一去就是三十年没有舍得离开,用一生的青春年华守护在包兰铁路线上白银西至前长川区间。

  

  职工来上班需要自己买粮买菜,坐白银至皋兰的城乡公交车到离车站最近的公路边下车,然后徒步50分钟爬上山头的车站。

   上世纪90年代包兰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后沿线火车站的命运随之改变。沿线火车站职工编制收紧,扳道员、站务员等岗位渐次被撤销,小站的工友越来越少。以往大家最欢喜的休班,变成最难耐的时光,只有两个人的行车室变得冷冷清清。接发列车时,值班员和助理值班员里外配合,指挥着列车交会、待避或通过。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2010年10月后长川车站撤销了助理值班员岗位,方圆五里没有人烟的小站更加冷清了。

   值班成了“单兵作战”,每有列车经过,崔剑都要“自言自语”重复着作业用语,执行着“眼看、手指、口呼”的作业规范。他只能喝茶提神,容不得半点分心。没有列车经过时,离席也不得超过5分钟。寂寞,像站台边的野草疯长,无可阻挡。

   不仅仅如此,大山阻隔,不通公路,还让这里成为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职工来上班需要自己买粮买菜,吃水靠水窖的储存水。

   每年春节小站也会“热闹”一次,站长和休班职工会来陪值班员过年。可即便如此,他们也难以围炉吃饭,值班员得时刻坚守岗位。

   1月28日早晨的8点,天微微亮。崔剑所在车间的总支书记和后长川车站的站长带领着崔剑妻子和休班的职工出现在了后长川的山脚下。“崔嫂”和崔剑因为工作倒班已经十三年没有在一起过春节,今年崔嫂上山陪崔师傅在车站一起过小年,车站职工一起在车站吃个团圆饭。

   爬上后长川车站,崔嫂怕打扰了崔剑值班,在运转室的窗外望了一眼值班的崔剑便走向了伙食团,休班的职工和站长一起开始大扫除,为车站贴上了春联、挂上了春福。

   一天的忙碌后,原本荒凉的车站充满了新春的喜庆,大家把车站装扮的年味十足,伙食团的桌子上摆满了崔嫂准备的小年饭。

  夜色降临,崔嫂把一桌团圆饭送到了崔剑面前。

   在兰州车务段长达636.42公里的管辖线上,至今仍保留着26个这样的五等小站。小站职工寂寞的年月,也守护着中国铁路迎来的快速发展期。伴随科技的发展,在全国铁路运行图中,许多这样的五等小站将渐渐完成其历史使命,淡出视野。

   崔剑日复一日地在这里坚守着,直到制服磨出襟花,青丝变成白发。他说:“我坚守的春运岗位和大家认知的春运不一样,没有繁忙喧嚣的人群,有的只是在这大山里护送列车运行的责任。这么多年都干过来啦,小站的日子是我这一生最美好的回忆。”(陈楚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