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衣活动】上学的路还很长 一双鞋却已补了又补

10.11.2014  12:48

  原标题:上学的路还很长 脚上的鞋子已补了又补

  孩子帮妈妈生火做饭 唐学仁 摄

   中国甘肃网11月10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首席记者 唐学仁)连日来,由《西部商报》联合中国甘肃网共同发起、陇运驾校鼎力助推的2014“新年新衣”活动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高度赞誉。几天来,我们也一直穿行在大山深处,亲眼目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窘况。他们的家庭不是一个穷字可以形容的,他们生活的窘迫令我们无法想象!简陋的房下一双双无助的眼神是那样的惹人心疼!然而,逆境却挡不住孩子们求知的欲望……

  【山里娃的故事】

  “只要能读书,我宁可不穿鞋子。”

  山区的冬天似乎来得有点早。在定西安定区石泉乡的山区里,很多孩子习惯了没有厚外套,习惯了冷时跺跺脚,习惯了不管刮风下雨,都穿着家中唯一的薄布鞋……

  11月7日,本报记者走访定西市石泉乡中心小学时,一群精神饱满的孩子正在满是碎石的操场上玩耍,脸颊被冻得通红的他们,一停下来便被寒风冻得瑟瑟发抖。

  “我们不怕冷,跑一跑就热了。”在学校的操场上,流着鼻涕的小学生姚小琴说。她穿着一件单薄的外套,脚上穿的旧布鞋已经破损,桃红色袜子从鞋面的破洞中钻出来。姚小琴说,因为抬水时鞋子被打湿了,脚趾感觉有些冰冷,所以她们下课后会出来运动,免得刚入冬就长冻疮。

  有些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来到学校时,单薄的布鞋被路边水草打湿了。衡伟说,每天上课前,他会要求班主任和代课老师,把学生们湿了的鞋子烤干。“在我们这里上学的,基本上都是贫困生,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家长,都带孩子进了城。”校长衡伟说。

  石泉乡位于定西市安定区北部山区,下辖16行政村,所有农户基本都靠种田谋生。几乎每家孩子们的生活费用,都是靠卖猪和卖土豆换来的。“我娃上学不要钱,但是平日里的花费还是很大的。”姚小琴的母亲赵秋红一脸的皱纹,每条皱纹里都嵌着辛劳和愁苦。丈夫去了外地打工,家里距离学校远,她不得不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靠给农户家干活挣点生活费。9岁的姚小琴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小。由于家里穷,小女孩常年穿的鞋子很是破旧,有时赤着脚上下学。“你连鞋子都没有,你还想读书吗?”记者问姚小琴。姚小琴声音低低却坚定地说:“只要能读书,我宁可不穿鞋子。”母亲听了长叹了一口气。

  “我想继续读初中”

  “叔叔,她的鞋子是我们班里最暖和的。”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手和脸颊都被冻得通红的学生邵曦指着旁边穿运动鞋的女孩大声喊着。邵曦说,一到冬天他就会流鼻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双跟电视里的孩子们穿的一样的棉鞋。此时的邵曦穿着一双裂口的胶鞋和一件破旧的棉背心,身影显得特别瘦弱。一名老师说,邵曦的鞋子和衣服都已穿了很久,鞋子的侧面已补了多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破洞。

  “如果鞋底的‘牙齿’够深就好了。”学校老师表示,这里几乎每年都会下大雪,路面常常结冰,不少孩子在来回学校的路上摔过跤。如果鞋底防滑性好一些,会让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安全很多。经过校长的带领,我们来到了邵曦租住的房子,除了一张床和做饭灶具,房子里显得冷清。

  “我想小学毕业了,能继续读初中,还想上大学。”和记者交谈中,邵曦的眼神突然亮了亮,然后就黯淡下去了:“可我不知道能不能读下去。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在一旁的邵曦的爸爸觉得有些对不起儿子,急急地解释:“我也是没办法,我体弱多病,你妈妈的身体也不好还要照顾你奶奶。”邵曦的父亲说,他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从6月到现在,已经花了1700多块的医药费了,家里卖了一头猪,还借了些钱,才对付过去。

  “最想去兰州动物园看看”

  冯向鹏是石泉乡中心小学五年级里学习最好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父亲照顾住院的奶奶,他无法租住在学校附近,只能每天步行1个多小时来回上学。黝黑的皮肤,略卷的头发,一条破旧的牛仔裤,一双早已分不清楚颜色的布鞋,脚趾露在破洞外。见到记者来访,小向鹏显得十分羞涩。

  小向鹏的父亲告诉我们,因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一家四口只能靠种植土豆为生,年均总收入不超过3000元。今年以来,80多岁的母亲患病住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妻子无奈只好去打工赚钱,而他不得不在家照顾老母。

  “这么大的孩子每天走那么远的路,穿的又单,可是委屈了孩子。”向鹏的父亲满眼泪花。

  不过,让他父亲欣慰的是,小向鹏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将来能考上大学,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

  小向鹏的父亲说,小向鹏和这里大多数孩子一样,除了偶尔和父母去市里外,再也没有走出过自己的村庄。在临走时,小向鹏说,他最想去兰州的动物园看看。

  在走访中,最让人心酸的是,该校四年级学生党文博羞涩得不敢说出自己的心愿。他趁着其他学生走远的空当,塞给记者一张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我想当一名警察,我想吃香蕉,最想吃包子。

  【温馨提示】5条通道募集爱心

  本次“新年新衣”公益活动全程接受社会监督,捐款名单和获赠者将定期公示。活动动态将通过《西部商报》、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网络专题实时向公众报道。为保证新年新衣公益活动的透明度,新年新衣组委会会将每件衣服直接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目前本报已开通5种捐助渠道,期待您的加入。

  如果您愿意加入到此次爱心行动中,请通过捐衣热线0931- 8119000,捐出一份爱心。您还可以将捐赠的新衣送到西部商报社3楼都市新闻部。捐助点:兰州市白银路123号西部商报社“新年新衣”温暖行动活动组,邮编:730030;新闻热线:0931-8119000、13893106442。本次活动征集的衣服要求适合于6~13岁儿童穿着。

  您还可以通过腾讯微博@西部商报、新浪微博@西部商报、微信公众号搜索“西部商报”添加好友互动。

  同时,西部商报新闻网开辟“新年新衣”网络专题,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直播,专题地址: http://www.xbsb.com.cn/xbsbnews/news/shnews/2014-11- 07/963725.html。爱心网友、读者可以点击进入专题“新年新衣我要捐赠”捐助标示,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和您取得联系,将您的爱心传递到山区孩子们的身边。(窦文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