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新疆旅游业的“加减乘除”
大巴扎美丽的舞蹈者 |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疆旅游业要做好‘加减乘除’。”1月21日,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对记者表示。
2014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以及一系列暴恐事件影响下,新疆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4.86%。忧中有喜,危中有机,在这种背景下,新疆旅游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由追求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和综合效益型并重,全面提升各民族群众幸福指数转变,破解难题,有取有舍,做好‘加减乘除’,李冀东认为。
在李冀东看来:新疆旅游业的“加”,就是要开发新产品、推出新线路、培育新业态,努力使旅游业再有一个大的发展。在新年伊始,自治区旅游局对全疆旅游新业态发展进行研究论证,梳理和整理出全疆旅游新业态重点项目100个,预计总投资547亿元,包括自驾旅游、房车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城市休闲旅游等20类新业态。从今年起,自治区旅游局将重点围绕新疆旅游新业态的这100个重点项目,加大发展指导力度,加快重点支撑项目建设,尽快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具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新业态产品和线路,以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涵,增加有效供给,更好地推动新常态下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李冀东表示: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围绕市场发展和消费需求,与其他行业不断融合创造而产生的新的旅游产品及消费运营形式。新疆旅游业早就不是过去那种“围个铁丝网,铺个花毡子”就搞旅游业的时候了,发展旅游新业态不仅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围绕自治区稳定和发展大局、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建设和拉动社会消费的重要途径。
李冀东说:旅游业发展的“减”, 就是要对一些在建设中“用力过猛、大而不当”的景区景点进行整改。新疆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尽善尽美、非常独特的,在景区景点规划和开发建设中要多做减法少做加法,按照“素面朝天,还其自然”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保持新疆的自然美,增强文化自信心,做好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控制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净化旅游市场环境,“清理门户”,集中整治旅游企业,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整体形象和素质。近年来,新疆49家旅行社被注销,34家星级酒店被“摘星”,19家A级景区被摘牌,还有上百家景区、酒店被责令整改,新疆旅游业服务水平大为提升。对那些“不接地气”的旅游节庆活动,自治区旅游局也“挥刀痛砍”,“办节风格要转变,取消开幕式、领导讲话等形式主义的东西,将旅游节庆办展会办成地域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富民惠民活动,要办成百姓旅游的大巴扎。”
“乘”,就是要在旅游业的关联性、融合性上做文章,“旅游业不仅是一个产业和经济活动,更是一个交融、交往、交流的最有效的载体,我们要进一步放大旅游业的社会功能。”李冀东认为。将来,新疆旅游业既要加强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更要和文化、体育、林业等各行各业广泛合作发展,实现乘数倍增效应;要抓乡村旅游等,带动农牧民致富;要抓公共服务建设,提高旅游便利化;要抓旅游商品,打造新疆礼物品牌,让旅游更好地惠及民生。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核心内容是:那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而这种和传统的“二八理论”唱反调的经济理论让李冀东对新疆旅游业的“除”法有了更多的思考。
“新疆旅游业不能都是‘高大上’的奢侈品,更要建设一大批‘日用品’——成为新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的日用品,让各族群众能够消费得起,能够享受得起。转变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管理运营和盈利模式,支持引导发展一批建设成本低,深受普通消费者喜爱的景区景点,能让更多的百姓共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李冀东解释,“在这个除法中,分母是成本,分子是供给。分子越大,分母越小,老百姓得到实惠才多。新疆旅游业要发展,既要有国际化的精品,更要有百姓喜闻乐见日用品,让旅游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实现旅游业‘近者悦,远者来’的盛况。”
“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疆旅游业遭遇了困境,但是,我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我们没有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旅游产品30年都不变,就必须要反省自身、求助于己,要提供更加个性化、更符合消费需要的产品。”他说。
2015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丝绸之路旅游年”,新疆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中担当重任,就要更深刻认识新疆经济的新常态、新机遇、新方式,做好新疆旅游业的“加减乘除”,这是新疆旅游业在新常态下推动新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对自治区党委对新疆旅游业发展“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重新谋划”的再认识,我们要竭尽全力,努力使新疆旅游业再有一个大的发展,李冀东表示。(记者 陆玟婷)
新疆,秋色胡杨天堂般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