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省残联解决残疾人民生问题综述

06.06.2014  18:37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奕湛)充分保障残疾人权利、全面增进残疾人福祉、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多年来,甘肃省在解决残疾人民生问题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全省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多极突破、全面推进、跨越发展的好势头。

        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扶贫攻坚行动

        近年来,甘肃省残联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项目牵引、社会帮扶、激发潜能”的工作机制,推行工作到村、扶持到户和开发式扶贫、产业化带动的扶贫模式,十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46亿元,扶持80多万残疾人,其中40多万人脱贫。

        20多个残疾人扶贫政策文件,政府公益性岗位30%用于安排残疾人;市县乡普遍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残疾人扶贫配套措施。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中,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农业补贴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37万残疾人家庭增产增收。

        在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中,使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100%得到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80%以上得到应扶尽扶。

        力促就业增收,尽可能多地通过“农家店”“农家书屋”和政府公益性岗位等安排残疾人就业,每年组织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外出务工1万人次、协调各级政府公益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4000人以上。

        “十二五”以来,甘肃省贫困残疾人减少35万;为30万城乡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城镇实际在业残疾人人数达到10.87万,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2%,1100名残疾学生被各高校录取,1208名盲人取得保健、医疗按摩资格证书。

        点面结合,全面实施康复服务行动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建立起38家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级残疾人专门康复服务机构。省康复中心成为全国首家“省级三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全国唯一省级“三级甲等康复专科医院”和全国残联系统两家“康复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技术培训辐射西部省区,有效辐射带动了全省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

        省残联积极推动完善康复政策体系,健全康复服务网络,残疾人服务能力普遍增强,特别是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人工耳蜗及听力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业务。

        通过选派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到有关康复机构进修、在吉林大学等高校定向培养、面向全省选聘康复专业师资队伍,多渠道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近万人。

        康复服务走入社区,通过自上而下,先城市后郊区、先城镇后农村的思路,建立健全社区康复工作网络,分层次逐级培训社区康复骨干,整合利用社区康复资源,逐步推开社区康复工作。目前,有86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覆盖社区1249个,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残疾人达到60万人。

        此外,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重大节日活动,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有效普及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提供了面对面的康复咨询和技术服务,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人人参与、合理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重心下移,深入开展维权援助行动

        建立各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9个,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救助服务1722件,见面诉讼费、代理费400多万元。

        甘肃省各级残联稳步推进法规政策制定及督察落实等工作,认真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4万多人,妥善解决残疾人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3000多件。尤其是妥善解决了兰州市及兰外残疾人机动车运营车主群访案、甘肃外贸毛纱厂残疾职工集体上访案等重大信访案件。

        兰州、金昌、嘉峪关市顺利建成全国无障碍城市。全省主要城市公共设施盲道、坡道建设率达到90%。甘肃省和12个市级电视开播手语新闻。

        有近200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实现参政议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