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定制”金融为“精准扶贫”添动力
黄土高坡上,32岁的贫困农民王爱弟现在成了一个“上班族”。除了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每逢年底,他还能拿到保底8000元的分红。(3月21日 新华网)
甘肃省为了助力精准扶贫添工作,制订了实施了2015年至2017年“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为全省建档立卡的101万户、417万贫困群众提供总额500亿元的贷款支持。更难得可贵的是为了确保此项工作有实效,他们还针对不同贫困户的需求,“定制”了多种方案: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选择自贷自用;想贷款但经营能力不足的,可以与能人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协议使用,实现“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这句话用在农村贫困户群众的脱贫致富上,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农村贫困户群众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找到一条致富的道路,这就必须要发展适合贫困户群众的产业,而要发展任何产业,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农村贫困户群众之所以贫穷,就是因为没有钱,没有致富的本领,没有稳定的收入,你叫他拿一笔钱来发展,再好的项目,他们也只有望洋兴叹,而无能为力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融输血不如金融造血,道理都明白,但现实很残酷:农村抵押物缺乏、信用构建缺失,对信贷产品认知不足。银行大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贷款。加上农村贫困户群众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思想保守,让他们不光贷款难、贷款贵,也怕贷款、不敢贷。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加强和银行间的合作,根据农村贫困户群众的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金融方案,解决贫困户群众的燃眉之急,无疑是为他们的脱贫致富添动力的事。
贫困农民王爱弟现在既能够每月3000元的工资,而且每逢年底,他还能拿到保底8000元的分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享受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精准扶贫”贷款,政府不但给他们贷款,还引导他们把这个贷款用于入股当地的养鸡场,让他们平时到鸡场“上班”挣工资、学手艺,每年再从鸡场分红。这既让他们享受了贷款的好处,又不用担风险,而且还轻轻松松地做了股东,他们的脱贫那自然是指日可待。
“定制”金融解决了贫困户群众缺少资金的难题,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增添了动力,这无疑是让他们奔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这对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其作用毋容置疑。(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