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甘肃会宁:脱贫攻坚“新长征”
新华社兰州8月7日电(记者姜伟超、张玉洁)8月烈阳下,每天都有超过万名游客前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红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物质遗存,不仅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也成为当地群众脱贫“新长征”路上的助推器。
1936年秋,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将台堡(今属宁夏)胜利会师,艰苦卓绝的长征宣告结束。对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的会宁人来说,长征绝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信念坚定、不怕艰险的长征精神已经溶于他们的血脉。
穷,曾是这片黄土地上最沉重的字眼。这里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左宗棠曾言“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会宁人自嘲早上吃“羊”,中午吃“鱼”,晚上吃“蛋”,实际三餐都是洋芋蛋。告别贫困,是会宁人数百年来的梦想。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主任杜永胜介绍,借助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地的优势,会宁较早开始了红色旅游的探索。在意识到红色旅游是扩大会宁影响力、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后,会宁主动与旅行社、高校、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除了参观,还打造了一些文化体验活动。
目前,会宁的红色旅游已经初成体系。会师楼、会师塔、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等景点,已成为游客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旅游也拉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会宁,一些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企业已初具规模。在会萃堂土特产品展销中心,游客们可以购买当地剪纸、红军长征纪念章等特色产品。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
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也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商机。餐馆、农家乐打出“红军饭”的招牌,为游客提供了感受长征的新方式。目前,集餐饮、住宿、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家山庄已经超过20家。
盘活红色资源、借助勤劳双手,继承了长征精神的会宁人,正在积极改变着家乡贫困的面貌。“十二五”时期,会宁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
近年来,会宁加紧了脱贫的步伐。2012年至2015年,会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7.08%下降到20.74%,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全面小康已进入倒计时,会师地会宁正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疾行。